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张家界民俗风情

土家族简史——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二)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二、民间艺术
  
    土家族是我国南方能歌善舞的一个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都有其民族风格和特色。
  
    (一)音乐
  
    “土家生来爱唱歌,开口一唱一大箩”。张家界民歌手向佐绒、何其光和向桃妹,就是土家族民间音乐家的代表。如向佐绒,女,1955年生,土家族,当代民间歌手,桑植人潮溪乡塔坪村人,是演唱、传承桑植民歌的代表人物。1978年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首次专业剧团汇演,在北京工人文化宫舞台上演唱了桑植民歌《叫我唱歌就唱歌》,反响强烈,后多次在各级文化艺术汇演中获奖。在电视系列片《长征纪事》、电视专题片《寻找远去的家园》中演唱的桑植民歌,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土家族地区宛如诗歌的海洋,土家族的歌唱和诗歌分不开。即席即兴而歌是多数,有的要用乐器伴奏,有的还是边唱边舞。不仅歌词优美,曲调也十分委婉动听。按歌曲的体裁来分,有劳动号子、山歌梯玛神歌、小调、哭嫁歌、咂酒歌、灯歌、上梁歌、儿歌等。薅草锣鼓歌是富有战斗性的劳动歌曲,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听起来振奋人心。土家族也和其他中南、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盛行盘歌。两人对唱,互相盘答,如一方盘问:“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江湾?什么弯弯街前卖?什么弯弯姐面前?”对方答歌:“月牙弯弯弯上天,船儿弯弯在江湾,梳子弯弯街前卖,眉毛弯弯姐面前。”还有盘天地、盘花草、盘鸟兽、盘生产等,其中男女互相盘答,以抒发爱情的较多,四句一首,对答如流,极为生动有趣。土家喜唱号子,如酉水号子、拖船号子、拖木号子、挑岩号子等。先唱“号儿”,后唱“歌儿”,一领众和,来回穿插,腔调高亢,雄健有力。流行在酉阳、秀山、宣恩、鹤峰、利川、巴东、长阳的“穿号子”就是由劳动号子发展而成。鹤峰的号子由单号儿、双号儿、单号儿搭桥,双号儿搭桥和扯炉腔组成,是高度发展的号子形式。土家族也经常哼唱小调,小调是一种长于抒情和叙事的室内小唱。如打夜工撕包谷叶以及剁猪草、纳鞋底、刺绣、编织、做针线活等场合,均演唱小调。小调曲式多单曲体,旋律流畅,歌速徐缓,音域不宽,往往反复多段吟唱,曲调变化不大,通俗易唱,是一种分节歌,具有深情内在的特点。有独唱、对唱、盘唱等形式。小调的歌词句式规整,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歌词形式有一段或数十、数百段不等。广泛流传于湘鄂渝黔边区的叙事长诗《吴幺姑》、《山泊歌》等均是用小调形式演唱的。土家婚俗中的“姊妹歌”,也多选唱小调。恩施地区鹤峰县的《柑子树》、《绣香袋》,来凤的《大河涨水小河浑》,利川的《柑子林》,湘西桑植的《马桑树》等,均是小调中的精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流行。土家女孩出嫁要唱哭嫁歌,出嫁当日则达到高潮。亲属以哭嫁为主,乡邻以劝嫁为主。新娘用哭嫁歌请到谁,谁就陪哭,实为对歌,歌声委婉,其情动人。“十姊妹歌”又称“姊妹歌”,是哭嫁的一种主要形式,在鄂西土家人中很盛行。即姑娘出嫁前,邀约九个少女,合新娘共十人,设盘肴糖果,置酒宴,叫“陪十姊妹”。届时,相互歌唱,互致祝福,抒发惜别之情,歌曲有《石榴开花叶叶密》、《十月花》、《教女歌》等。
  
    在器乐方面,有吹奏乐和打击乐两种。吹奏乐器有木叶、咚咚喹、唢呐等。木叶是湘鄂渝黔边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乐器,土家青年想吹时,扯下一片常青树叶,放入口中,运气吹动,就可吹出清脆悦耳的歌曲,音响有如婉转的鸟鸣,悠扬嘹亮,多用以伴奏歌曲。咚咚喹是土家族具有特色的单簧竖吹乐器,用长约15厘米、管周约2.5厘米的细竹制成。上端留一竹节,接近节头约半寸处用小刀削薄,设一开口活片作吹孔,管上设三或四孔,下端切成斜口而成。咚咚喹有筒音宫和徵两种。历史相传,土家妇女、儿童惯于用它演奏。它的传统乐目尚有《巴列咚》、《来哟来,来哟嗬》、《呆都里》等,多数带有歌词,既可用它演奏乐曲,又可把它作为民歌来演唱。咚咚喹音色柔和,曲调欢快,活泼优美。唢呐由汉族传人,在乐曲和演奏上,和汉族相差不多,婚丧喜庆,多有唢呐伴奏,曲牌繁多,又富有地方色彩。牛角也在土家族祭祀或某些民俗歌舞活动中使用,以此来渲染气氛。崩崩拖,又称口条或口簧,是土家妇女自制和喜爱的一种乐器,吹奏时,两手大拇指左右平行拉扯麻绳,口唇包含簧部位吹气,用舌头控制气量及调和音的高低,有《韭菜花》、《长爬岗》、《短爬岗》、《苦麻菜》等十多个曲调。此外,竹号、野喇叭、巴呜等都是土家族喜爱的吹奏乐器。
  
    打击乐中,湘西的“打家伙”,鄂西、酉阳、秀山的“花锣鼓”,也是当地各族人民共有的一种文娱形式。打家伙也称“打蹭子”,使用的乐器有马锣、头钹、二钹、土锣等。三至四人操打合奏,打击节奏巧妙配合,音节紧凑急速,能奏出《马过桥》、《八哥洗澡》、《鸡婆生蛋》、《幺二三》等百多个优美曲牌。花锣鼓是吹打乐合奏的总称。咸丰县清坪一带加唢呐的称“吹锣鼓”。乐器有唢呐、鼓、冬子锣、大锣和钹5种。其曲牌呼为“引子”,有80多个。没有用唢呐的花锣鼓与打家伙相近,只是喜欢用鼓,曲牌有70多个,由“头子”、“中段”和“尾巴”组成,音响响彻山谷,给人们以清新幽雅之感。此外,长阳的吹打与鹤峰的围鼓也别具特色。长阳吹打是由唢呐或土笛与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合奏的器乐曲。按其表现作用又分为堂调、大调、客调、菜调、笛调、丧调、综合调7种类型。鹤峰围鼓主要伴随各种灯班活动,也借用于红白喜事及各种节日喜庆场合。围鼓牌子有文牌子、武牌子之分。文牌子轻柔舒缓,武牌子激昂粗犷。演奏时,多为在行进中敲打。有鼓、锣、头锣、二钹、钩锣5件打击乐器。鹤峰围鼓的传统乐曲有《眉走桥》、《八哥洗澡》、《客蚂吐泡》、《河鹰展翅》、《双龙出洞》、《二龙戏珠》、《双狮捧球》、《上天梯》、《月儿圆》等。
  
    此外,土家族地区还涌现出牟廉玖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牟廉玖,词作家,1943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创作的歌曲和曲艺作品多次获全国和全军大奖,其中河南大调子《老伴儿》获全国优秀曲艺节目观摩汇演一等奖,并被编人中国文联《中国新文艺大系》。他创作的长阳南曲《土家吊脚楼》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歌曲《土家哦嗬歌》获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胜奖;《峡江情歌》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八百里清江一路歌》是作者20多年歌词、曲艺创作生涯的总结。全书收录了作者从军队到地方创作的100首歌词、曲艺等。其内容雅俗共赏,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情。
  
    (二)舞蹈
  
    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有跳丧鼓、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梅山舞、跳马舞、操旗舞、八幅罗裙舞、玩耍耍、跳花灯、玩龙灯、玩蚌壳等,其中尤以跳丧鼓、摆手舞最为突出。
  
    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早在隋唐时,定居夔峡一带的土家族先民,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遭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或为“打鼓踏歌”。至清道光年间,长阳土人先人逝世,“临葬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瓦相唱,名日唱丧鼓,又日打丧鼓,歌词大都是妥亡灵,慰生者”,至今仍然盛行于清江流域的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等地。在凤凰、桑植、张家界等地呼为“跳廪”,或称“跳流罗”(记音)。凡老人正常死亡后,必须跳丧,死者年岁愈高,前往跳丧者愈多,不仅其族亲属往吊,邻里乡人也要参加,称为“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过去多为男女成对歌舞,以后演变为男人亡则由男人参与,女人亡则由女人祭祀,而且可以随上随下,自由组合。跳丧多在葬前一夕进行,在死者灵前,先由歌师击鼓叫歌,成对的二歌郎、四歌郎或八歌郎相应接歌,随鼓节起舞,按曲牌进行,边饮宴,边歌舞。多达数百人时,就在灵柩前场坝上应歌接舞以兴哀。唱词多为四三拍,也有四二拍的,或交互替换。舞式多样,如“大王下山”、“一支箭”、“四大步”、“滚身子”、“杨柳”、“双狮抢球”、“燕儿衔泥”、“犀牛望月”、“凤凰展翅”、“枯树盘根”、“幺连合”、“幺姑姐”、“叶儿合”、“沙儿合”、“打哑谜”、“风夹雪”、“升子底”、“牛擦痒”等几十种,节奏鲜明,刚健有力。近年来,长阳县的文化工作者在古老的跳丧鼓舞基础上,推陈出新,改编成“巴山舞”,已成为全县各族男女老少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形式。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歌舞。“摆手”土家语称为“舍巴”,汉语呼作“玩摆手”。“正月初间,男女齐集歌舞,祓除不祥,名日摆手,又谓之调年”。其渊源与古代的巴渝舞、“击鼓踏歌以兴哀”的跳丧祭祀歌舞有着密不可分的承袭关系。
  
    摆手舞在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多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十七)日举行。土家群众在新春佳节晚餐之后,聚集在摆手堂前,由土老师(梯玛)主持祭祀仪式,祭祀完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围圈而舞,尽情欢跳。舞时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一对,面面相对,踢踏摆手,翩跹进退,扭腰旋转,刚健有力。摆手分“单摆”、“双摆”、“旋转摆”多种。龙山县马蹄寨举行摆手时历时7天,湘鄂渝黔边土家往会者曾众至万余人,犹如赛神庙会。一般的多为就近村寨摆手堂前三四十人摆手祈年,也有在二月、三月和祭社玩摆手的。
  
    跳摆手舞时,由一个人在圈中司鼓兼鸣锣,男女舞众在一善摆手者领头下,围圈舞蹈,随鼓点进退,变换舞姿。每舞一周或数周换一套程式,把许多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套套相连。如把“薅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接连一气,以示土家族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时的情景。
  
    摆手内容丰富,主要有表现古代打仗的“马前舞”,在宫衙朝拜土王的“饮宴舞”,有表现狩猎生活的“打猎舞”,有表现劳动生活的“生产舞”,还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水牛打架”等。由于摆手舞姿矫健,粗犷大方,刚强武勇,形式简朴,落落大方,不用道具,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因此,土家人人喜欢,代代相传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的摆手舞,不仅是舞台上土家族的传统优秀节目,也成为湘西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带娱乐和健身性质的歌舞。
  
    跳花灯又称“跳团团”、“二人转”、“花灯戏”等。湘鄂渝黔边区土家地区都流行,又以秀山花灯最有代表性。表演形式从单一的方桌表演发展成搭花台,铺席子在地上表演,花灯单边戏等多种形式。不管什么形式都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女装男扮居多,称幺妹子,男称赖花子或别的名字。幺妹子左手执彩巾,右手执彩扇。赖花子把头巾扎成“半边月”,腰系红绸带,手拿大蒲扇。幺妹子踏着丁丁步,轻摇折扇,曼舞彩巾,翩翩起舞,楚楚动人。赖花子围着幺妹子,踩着矮桩步,挥着大蒲扇又跳又唱,动作活泼诙谐,形象滑稽逗乐,妙趣横生。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祀仪式舞。新中国成立前土家人凡向祖先“解钱”,便要请土老师来主持祭祀礼,土老师身穿八幅罗裙,头裹红丝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宝铜铃,边唱边舞。歌颂祖先的创业和迁徙,祷告先人安宁,祈求后生幸运。其舞分坐堂与行堂两种,一为坐舞,一为立舞。立舞多摇铃一次,进退各三步然后转体,如此周而复始,舞铃吟诵,以供其祖。
  
    “玩耍耍”或称“花鼓子”,是鄂西、渝东南、湘西北土家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多为男女青年求爱的歌舞结合形式,以后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物。舞时,多以一旦一丑出场,均持小扇(或手帕),动作比较简单。用大小步法,两手在身旁摆动,身体随脚手自然地向两边摆,男动作较大而粗犷,女动作较小而柔和,边歌边舞,轻松愉快,不用道具布景。这种舞式扎根于民间,深为土家青年喜爱。
  
    “连响”  起源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许多民族都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流传到土家地区后,衍化成为很有本民族特色的若干种表演形式。如双人棒、多节连响、滚龙连吃,还有从连响异化而出的肉连响等。一般连响表演,都是用连响拍打身体,又跳又唱,男女同台,参加人数不限,两人一对配合表演,或转圆圈,或变换队形,情绪热烈,群众性强。
  
    土家族当代的舞蹈家有二炮文工团的余大鸣副团长与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一级演员徐万枝等,她们编创的土家舞多次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奖。
  
    (三)戏剧
  
    土家族地区的戏剧,较诗歌、乐舞要产生得晚一些。改土归流以前,在歌舞演唱中已出现戏剧的萌芽。“改土归流”以后,出现了傩愿戏、土地戏。至新中国成立前,酉戏、南戏、川戏通过传播、吸收和改造,已成为土家族喜爱的地方剧种。
  
    茅古斯土家话为“拨步卡”,是流行于永顺、古丈的一种古老的萌芽状态的戏剧,多在春初摆手后演出。据说剧中人物都是土家的祖先,他们身上都长满了毛,表演者浑身扎上稻草,象征毛人,有时出场多达15人。一般都演五场:打猎(赶仗)、种地、钓鱼、接新姑娘、先生教读书等,每夜一场,观众满场。
  
    阴花鼓与闹年歌鹤峰土家流行的“阴花鼓”与建始曾盛行的“闹年歌”(又名“黄四姐”),也是当地具有原始戏剧性的小演唱。其内容有表演土家起源、迁徙的情节,渔猎农事活动,对历史上统治者的愤慨与抗争故事等,内容比较单一,形式灵活多变。
  
    傩愿戏它是土家酬傩神的宗教仪式剧。鹤峰的“老师子”(即土老师)在新中国成立前通常都在需要还傩愿者家演出。起初演唱的主要是宗教经书的内容,间或插入民间故事,唱腔、曲牌不很固定。以后,傩愿戏经过长期演变,分出角色,有了道白,唱腔曲牌发展到30多个。傩戏剧目增加多达200余轴,其中《青家庄》带有反封建性质,《打金银》抨击坏人坏事,《白鼻子土王》揭露土司残暴。
  
    南戏  是改土归流后由荆湖地方传至鄂西的汉戏演变而来。它吸收川戏、花鼓戏、昆曲的一些优点,发展成为鄂西土家喜爱的剧种。唱腔、音乐、剧目及表演程式与汉剧基本相同。角色中以生、旦为主,内容多为历史题材。新中国成立前来风、咸丰等土家聚居区都有南戏科班,在湘鄂渝黔边经常演出,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酉戏又称灯戏,流行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它是清末产生于永顺的地方小戏。起初,由一些汉族艺人创造出来,但一直在土家族地区的土壤中成长,成为湘西土家群众最喜爱的剧种之一。其剧目有《山伯访友》、《百日缘》、《采桑会》、《赶着挑》、《槐荫会》、《槐荫别》等一百多轴。
  
    柳子戏  又叫阳戏,俗称“杨花柳”。是傩戏的变种。戏分生、旦、丑三行,后受大戏影响,也有净角。其主腔有两种唱法:一是用本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称“老柳子”;另一种是用真假嗓结合,尾音翻高八度,称“新柳子”。.柳子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个,常演的有“三打”、“三杀”,即《打金银》、《打芦花》、《打包救主》,《侯七杀母》、《曹安杀子》、《宋江杀惜》。另外,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戏俗称“一家小戏”,移植南剧的杨家将、三国戏叫“一国之戏”,另外像《凌哥烤烟》、《扫地挂》、《蠢子回门》、《谷屯子接妹》等,也很受群众欢迎。
  
    堂戏又名踩堂戏,流行于巴东,每逢春节、正月十五,艺人相聚成班,应邀到某家贺新年,在堂屋挂上底帘,在侧放一桌,供乐队用,正中用门搭台,演出前先由小旦登台表演“送字”,“挂”,以示向东家贺喜,叫“定台”,天明收场。盖新房、庆丰收等场合酬神许愿,也邀戏班唱堂戏。堂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行,声腔音乐分两类,一是属于梁山调腔系,主奏乐器是大筒子胡琴,叫“大筒子腔”或“杨花柳腔”、“灯戏腔”;一是属于南北路(皮黄)腔系,主奏乐器是京胡,叫“小筒子腔”。两类唱腔音乐风格各异,可同台演出,但不在一个剧目中演出。
  
    此外,还有川剧、影戏、木偶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在土家族地区也较流行。在曲艺方面,有花鼓、三棒鼓、三材板、丝弦、小调、扬琴、九子鞭、渔鼓等,也是土家族人民所爱好的文娱形式。
  
    (四)工艺美术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多式多样,充分反映出他们的智慧与才能。主要表现于手工制品和建筑物方面。在手工美术方面主要有纺织、编织、刺绣等。从纺织品而言,秦汉时土家先民就会纺织精工细布,史称为“赉布”。以后,包括土家在内的一些中南、西南民族所织的“峒锦”也早就名闻于世。宋时土民所织“溪布”、“峒锦”,已是“土酋”向宋廷纳贡的名产。具有土家族特点的“西兰卡普”(汉语称为“土花铺盖”)实源于此。新中国成立前流传的《百果花》传说,充分说明土家姑娘心灵手巧、擅长于彩织,土花铺盖是富有特点的民族工艺品。
  
    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开始学习做鞋、挑花刺绣,然后就学习彩织。结婚时,必须有亲手编织成功的土花铺盖做嫁妆,不然,就会被村寨里的人瞧不起。她们起早摸黑,熬更赶夜,呕心沥血,巧工精织出自己心爱的土花铺盖。它以三块彩织缀联而成,每块两端织上花边,构成整幅秀丽图案。其织纹样可分为三类:一是取材于自然物象的图案,二是几何图案,三是文字图案。据调查,土花铺盖图案约80~120种,名目繁多。题材有野花花、虫鸟花、蝶恋花、喜鹊闹梅、孔雀开屏、吉祥如意等。如“团圆月”既反映土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表露出她们开拓山区的美好理想和真实心情。清代无名氏所作《溪州竹枝词》就歌咏过“西兰卡普”:“凤采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由此也可见土家彩织的精美。
  
    挑花、牵花、刺绣、剪纸等在民间也十分盛行。挑花和牵花(也称装花)多以白色土布为底,用多种颜色线在底布上作成图(挑花用黑线,牵花用彩线),反映出土家妇女对生活的热爱。刺绣也是如此,多运用在装饰方面,如土家妇女衣裳上就绣有和滚上精美的花边。床单、帐帘、枕头、帕子、带子都有这类美观大方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就有过这样一首抒情歌:“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脚。”可见土家姑娘擅长刺绣。这类工艺美术品图案新颖,花纹精美,色彩鲜明,线条清晰,表现出土家人民的创造能力。
  
    金银首饰制作又称锉花,有匠人专营此艺。土家妇女的首饰,如头戴的“帕连”,衣服上的银花,以及耳环、项链、金银锁、镯子、戒指等都十分精美;小孩戴的凉帽、儿帽、斑鸠帽,除了绣花逼真,还要钉上银花、“花字牌”、“十八罗汉”等。
  
    土家族编织的竹背篓、背篼、提篮也十分精巧,坚固实用。箩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多上大而下小,成喇叭口形,箩上编织出多种多样的图案,但仍以几何形图案为多。背篼也是如此,用途更加广泛。山区群众差不多是“篓不离背,背不离篓”,无论生产、生活都得用它。
  
    绘、建筑、雕刻等方面,虽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但有关宗教信仰的部分,也颇有其民族形式和风格。土家地区传统绘艺术的主要传承人是匠、木匠、石匠,善绣的妇女也能绘。主要是在家具、墙壁、屋梁、斗拱、岩壁、凉桥等处作。木雕石刻先绘后雕,挑花图案先绘后绣等,都需绘技艺。民间绘一般只用红黑两色,在白色墙壁、岩壁作,一般只用黑色。在黑汁中兑上鸡蛋清等,图有光泽,经久不褪色。屋梁、凉桥、家具等多用红黑两色,颜料中也掺蛋清等物,故图经数十年依然明亮醒目。绘常见图案有蝙蝠图,还有“五虎捧寿”、“凤穿牡丹”、“鹭鸶踩莲”等。如来凤新修的摆手堂、永顺不二门温泉招待所等建筑物,楼台亭阁雄伟壮观,还运用了高超的绘技艺。层层飞檐垛子,处处横梁斗拱,显眼之处绘上幅幅彩图,或是西兰卡普图案,或是双蝶牡丹,或是金网绶带,或是金瓜葫芦图,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利川大水井清末古建筑群落——李氏宗祠,也很好地保留了民间绘的艺术成果。花台、花缸、彩楼、门窗都绘有彩图,正厅“讲礼堂”的横挑上均装上扇形木屏,每块屏上都彩绘着《苦读》、《勤耕》、《夜织》、《樵归》等图案,正门檐下均嵌有碎瓷拼的飞禽走兽,大门房边还有《洛阳桥》和《黄鹤楼》两幅玲珑剔透的琉璃壁。以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民族美术人才,利用本民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为题材,创作出许多成就很高的美术作品。如湘西向乃万、李子南等7人的作品,参加了庆祝建党六十年“湖南省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并送京展出。1988年鄂西4幅少儿参加了“全国首届少数民族少儿展”,其中《妈妈绣的花》获优秀奖。1991年鄂西利川市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了“利川市少数民族少儿美术展”,展出了80幅优秀作品。1991年鄂西10幅反映土家风情的少儿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儿童世界国际展”,其中《土家集镇》和《新衣裳》获个人奖。鄂西反映土家生活的版《乡情》,参加了1987年香港小版展;国《凌波踢浪》、《万丈天涧送飞泉》被评选为出国参展作品。长阳农民《土家风情》、《木梓丰收》、《致富之路》,在1983年全国农民展中均获二等奖,并分别在《中国农民集》和《湖北日报刊》发表,《土家风情》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秀山国《上学》、工笔《花鸟》、木刻《等爸爸》,都出席过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
  
    土家民间艺术在神祠建筑和装饰上大量表现出来。施州在唐代的寺观建筑以至迟建于五代咸康元年(925年)的仙佛寺佛像石窟(来凤境内)为代表,它是古代土家地区建筑、绘、雕塑的综合艺术体。咸康佛石窟由三大拱形门大石窟及南端一排小石窟组成,全长35米。摩崖石雕大佛3尊,各高5.5米,中间大佛,左右小佛4尊;两侧大佛,伴有小佛各2尊,小佛均高2米。大佛南端为一小佛像群石窟,小佛19尊,各高1米。雕塑技艺高超,大佛高大雄伟,小佛各具神态,富有时代和地方色彩。位于永顺老司城的祖师殿是937年的古建筑,正如史籍所称:“正殿柱四,大数围,上架木枋,其接榫处无斧凿痕,迄今不偏,真神工也。”其中的铸铜像,重9斤,“手执七星剑,光芒射目”,可见其异常精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立于永顺会溪坪对岸的溪州铜柱是马彭之盟的证物。“以铜五千斤铸柱,立之溪州,柱高丈二尺,人地六尺”,铜柱八棱稍圆,中空,相传内实巨钱,上覆铜顶,就其铸体而言,端庄大方。原镌楷书写体2118字,工整娟秀,其座刻有一石莲台,也极其细腻清晰,线条明朗。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唐崖司覃鼎立祠内所塑人马石雕及墓室浮雕,美术价值较高。石马身高2.4米,长3米,显露出强悍而和善的容貌;石人高达2、米,身挂雨伞,手拉辔绳,呈现出土兵特征的英姿。从雕塑艺术上看,粗犷中有精细,静态中又富变化。土家地区的向王天子庙和摆手堂,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土家族建筑艺术的风貌。酉水河畔卯洞的舍米湖摆手堂,保存较为完整。其建筑主要可分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末端为土王祠,门祠间有一甬道,道旁古柳成行,可高悬红灯,凡是土家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等,多在其间举行。祠为石瓦建筑结构,简单厚重,朴实无华,幽静深远,别具一格。正是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先民流传下来的木雕、石雕、彩绘、岩等实用艺术工艺。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