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张家界民俗风情

土家族简史——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家族(三)

2012年07月16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三、西部大开发与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1999年6月9日和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分别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并强调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把它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0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会上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十五”期间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与此同时,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既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又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科学教育落后等原因,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经过努力争取,土家族地区先后被划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之内,这为土家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土家族地区不失时机,利用西部大开发提供的优惠政策,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当地社会进一步发展。
  
    (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将资金、生产力和自然资源恰当有效地配置与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从土家族地区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各地做过调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缺少经验,产业结构的关系还不是很协调,表现为:农业基础地位脆弱,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增收困难;工业基础薄弱,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有限,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制约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妨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土家族地区迅速制定了新的目标,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先进科技,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方法,以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构筑以绿色农业和特色工业为支撑的经济结构,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土家族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农业方面,要求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化经济的比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以及其他农产品的深加工,发展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经济结构,走生态农业之路。第一,继续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只有粮食生产稳定了,人们的生活才有基本保障,这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土家族地区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其不断适应人们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和市场需求优质化发展的要求,取得了较大成效。例如,在湘西,当地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2003年在发展其他农产品的同时,保证了粮食总产量达78.1万吨,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基本农田,保持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恩施州,2003年粮食总产量为151.6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5.7%,并要求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在150万吨以上的水平。第二,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资源特点,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等,并逐步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经营。土家族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正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在进行山地资源开发、耕地经营调整、庭院经济改造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高效经济林为主的林果产业。如种植银杏、柑橘、蜜桃、李子、甜梨以及油桐、生漆、药材等。恩施州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素有“天然植物园”、“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物种基因库”的美称,在这方面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该地区药用植物有2000多种,占全国中草药种类的46%,已制成中药收购的约有300余种。其中黄连、天麻、杜仲、板党等质量优良,利川的“坝漆”、来凤的“金丝桐油”等早就闻名遐迩。其次,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如种植茶叶、莼菜、葛仙米、薇菜、魔芋、山药、香菇、木耳、猕猴桃、百合等,并且运用先进技术,做好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藏等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土家族地区许多农产品,如恩施州宣恩县的伍家台贡茶、利川市福宝山的莼菜、来凤县的凤头姜,湘西的古丈毛尖茶、武陵桠柑、猕猴桃,贵州的梵净翠峰茶、梵净贡茶等,都是抢占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品。再次,依靠当地草场、山地资源优势,选择优质品种,运用现代养殖方式,饲养猪、牛、羊等动物,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和特种养殖。例如,湘西的黄牛、武陵黑猪、麻鸭等,贵州的白山羊,这些产品质量优良,市场畅销,能够很快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向外输出劳动力,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例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3年输出劳动力35万人,比往年增加4万,劳务总收入为14亿元,增长了6%。第四,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西部开发以后,土家族地区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也更加重视开发或引进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与降耗增效技术,通过努力,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科技意识。
  
    工业方面,土家族地区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思路,即充分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从而形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工业结构体系。第一,重点发展当地农产品加工工业。当地出产有优质的茶叶、中药材、特色蔬菜、山野菜、水果等,发展绿色加工业可以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既可以生产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又可以带动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促成工业与农业的互补协调发展。土家族地区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例如在恩施州,鹤峰县的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薇菜、食用菌、富硒茶、叶类蔬菜、板栗、山野菜及其他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产品出口达80%以上,主要以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为主,公司按照“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进行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薇菜、板栗、香菇和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目前中国南方最大的薇菜加工出口基地,湖北省内最大的优质香菇系列产品及多种农副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成为带动全恩施州、辐射武陵山区的明星企业,使全县和周边县市7000多贫困户,近3万多人直接受益,平均每年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1300余人到公司就业。公司以产业模式推动了全县产业的建设,使公司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又如,利川市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地道药材“鸡爪黄连”生产的香连片及黄连胶囊、黄连上清片、左金丸等中成药,以及该市生产的柏阳豆于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鹤峰县八峰氨基酸药化公司生产的14种氨基酸及制剂,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率为30%以上,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各地还大力发展富硒茶叶的加工,2003年生产精制茶1.07万吨。此外,恩施州各地还有魔芋、水果、山野菜、高山无公害蔬菜等加工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前景广阔,恩施州正准备加快这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的建成,对于当地绿色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湘西,各地也积极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开发出绿色饲料、猕猴桃果汁、金花梨等加工产业,并加大对果王素、茶多酚、皂素、青蒿素、葛根素等生物产品的开发,尽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制药业。第二,加快发展以特色资源开发为主的加工工业。土家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烟叶资源,各地在这些资源上大做文章,成就了相关产业,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例如,恩施州是全国四大烟叶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烟叶出口基地,白肋烟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出口到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烤烟质量位于全国第三名。由于烟叶质量优良,当地利用烟叶资源,做大做强卷烟产业,现正成为恩施州五大支柱产业(卷烟、电力、药化、富硒绿色食品和建材)之一,市场销售情况较好,2003年卷烟产量为42.65万箱,同比增长73%。湘西也将烟叶作为主要的产业来发展,2003年烟叶产量达到1.78万吨,吉首打叶复烤厂进行了再度扩建。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烤烟成为该县各地区的第一支柱产业,印江、德江、思南等县和各县所属的土家族乡镇,大多都以烤烟为主要的支柱产业。另外,湘西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63种,其中24种矿产为C级以上的储量,已探明的汞金属居中国第四位;铝矿已探明工业储量居湖南首位,花垣铅锌矿为国家大型矿藏,居全国第三位;锰矿储量已探明储量为3 000万吨以上,居中国第二位。为此,湘西特别重视矿产品的加工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改造,如以东方锰业集团、花垣振兴化工厂等企业为中心,做好锰产品的开发;以三立集团、金石公司等企业为中心,作好锌产品的开发;以泸溪金天铝业等企业为中心,作好铝锭生产加工。第三,大力发展以水资源为主的水电产业。土家族地区江河众多,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积极开发电力资源,必然成为当地发展工业的重要项目。各地纷纷兴建水电工程,不断扩大发电量,并扩展通道,向外输送电能,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又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三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可以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渠道,是一种公认的朝阳产业。土家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浓郁奇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这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各地要继续开发这些重要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开辟黄金旅游线路,推出生态旅游、节假日旅游、“银发”旅游,使旅游业成为土家族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恩施地区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景色秀丽,自然风光以“雄、奇、秀、绝、险”著称,恩施州的清江闯滩、梭布垭石林、巴东神农溪漂流、利川腾龙洞、来凤仙佛寺、咸丰黄金洞等都是著名的景点,举办过“恩施清江国际闯滩节”、“巴东神农溪民族风情首游式”、“恩施梭布垭石林女儿会”和“利川民歌节”等旅游节庆活动。200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2万人次,旅游总收人为1.2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收入500万美元,现正按照“绿色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做好“山、水、洞、情”的旅游文章。同样,湘西土家族地区也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诸如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猛洞河漂流、永顺芙蓉镇、龙山里耶、凤凰古城等,这些景点都强烈地吸引着广大游客,2003年接待游客275.7万人,同比增长了9%,旅游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了35%。现正围绕“神秘湘西游”的主题,突出厚重的历史文化、神奇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三大特色,整合凤凰国家文化名城游、里耶战国古城游、吉首民族风情游和猛洞河栖凤湖土家族文化生态休闲游等四大景区,打造张家界猛洞河栖凤湖一吉首一凤凰等精品线路,形成湘西旅游的整体格局,并且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力图将吉首建成边区民族文化中心,永顺建成土家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实现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4.5亿元以上的任务。此外,土家族地区普遍重视民族文化的整理与创新,将土家山歌、舞蹈、节日、绝技、信仰等,在旅游中充分地展现出来,一方面继承与创新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引了游客,增加旅游的文化意义。
  
    由于土家族地区依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社会发展。例如,2003年湘西生产总值为82. 1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 3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9. 8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29. 95亿元,增长9.6%。恩施州2003年完成生产总值140. 84亿元,比上年增长7%,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4. 5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2.2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10亿元,增长8.2%,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38.7:30:31.3。
  
    (二)兴建基础设施,为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是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又是人们生活富裕的重要标志,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以前,由于土家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有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与外界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为土家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当地以此为契机,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交通方面  自2001年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以来,“十五”的前4年间,湘西州共争取到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31.6亿元,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领域中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8亿元,占资金总额的37.3%。重点项目的实施,促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十五”的前4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占建国以来湘西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这为当地交通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吉首至张家界二级公路现已经竣工。在常德经吉首至茶峒高速公路项目中,常德至吉首段已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建成;吉首至茶峒段已经获得开工批复,开工在即。在恩施州,2003年11月底国家相继批准了宜万铁路、宜恩高速公路、恩施机场改扩建三大项目的调研报告,宜万铁路、恩施机场改扩建工程在恩施州成立20周年之际举行了奠基仪式,宜恩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也于11月中旬开工,预计2008年这些工程会相继完工。届时,恩施与外界联系将更为快捷,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交通阻碍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能源方面在土家族地区,虽然水利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资金紧张,开发力度不够,长期以来都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能源供给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经济振兴。西部大开发以后,各地纷纷将能源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经过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例如,在湘西,目前碗米坡水电站项目已经竣工;保靖、泸溪220千伏电能建造工程已基本完成,高家坝水库工程建设正顺利进行,并准备进一步完善220千伏、110千伏输配电网,在此基础上计划实施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此外,还大力开发新的电源点,积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能源保障体系。在恩施州,当地也加大了水电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参与争取大型工程的建设权,其中水布垭电站工程能够落户恩施州境内,就是当地政府、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一道不懈努力争取的结果。水布垭电站工程位于恩施州巴东县境内,是清江干流水电三个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也是实施国家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试点的关键性工程,是华中地区“十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要电源点,并在2002年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水布垭水电站的正常蓄水位为400米,总库容4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安装4台4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106亿元,工程建设期为2002-2009年,计划2007年7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8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2009年6月水库蓄水至正常高水位。水布垭水电站以发电、防洪为主,具有多年调节能力,承担华中电网调峰任务.为华中电网的骨干电源和主要调峰调频电站之一,同时也是三峡、葛洲坝两电站的补偿调节电站。电站的建设能有效实现华中地区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水库形成后,也可极大推动当地交通、旅游业、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鄂西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劳动,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中,土家族地区积极筹备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除了正在实施乡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以外,还进行了农田水利、改水改厕、电信服务等工程的建设。例如,恩施州针对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突出开展了农村沼气普及,乡村公路建设和“消茅移民”等工作。2003年,全州新建沼气池8万口,累计已达14.5万口,并力争2007年实现在全州基本普及沼气,实现“全国沼气第一州”的工作目标,这不仅能够巩固当地退耕还林的成效,而且也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恩施州通过实施西部通县油路工程和县乡公路、县际公路工程,2003年,当地公路通里程已达8125公里,县县基本通达二级公路,有80%的乡镇通了油路,9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当地的交通得到了较大改观。乡村公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物品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也方便了人们的外出与信息的获取。另外,由于当地许多乡村生存条件恶劣,人们生活贫困,一部分人还住在茅草棚和岩洞中,为改变其居住环境,恩施州又实施了“安居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筹集资金3000万元。2003年基本完成全州5000多户近2万居民的搬迁任务。总之,这些工程的实现,使人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受人们的支持与拥护。
  
    (三)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地区的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外界相比,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略显滞后,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土家族地区采取各项措施来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主要包括: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如继续设立少数民族义务助学金、民族教育补助专项经费,继续执行高寒乡补助政策等,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从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并不断降低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例如,恩施州为了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2003年重点解决了新建和改造50所寄宿制初中,以及初中生入学“渡峰”(入学高峰,经常造成入学困难)和边远高寒山区学生读书难的问题。2003年秋,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6%,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99.2%,小升初比例为99.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0.7%。优化教育结构,建立健全教育体系,除重点普及义务教育外,还支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继续加大对当地教师的培训,积极安排教师继续学习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积极提倡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以及个人举办各类学校,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改革开放至西部大开发以来,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发展,给予了土家族学者们更为宽广的学术发展空间与施展才能的机会,一些土家族学者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其中宗教学家卓新平就是一位杰出代表。
  
    卓新平,土家族,1955年生于湖南慈利县。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接纳为德国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为欧洲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宗教学会会长。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近100篇。
  
    第二,继续扶持科技事业发展。支持当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安排相关经费予以帮助;继续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土家族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加强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支持当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引进和推广新成果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激励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宽松环境。
  
    第三,不断发展土家族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各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扶持带有土家族形式和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土家族文化品牌,努力开发、打造土家族文化、艺术精品;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要加大保护和抢救力度,并设立民族文化搜集整理弘扬专项资金,及时搜集、整理和出版土家族古籍;举办土家族文艺汇演或比赛,展示、繁荣土家族文化。在恩施州,就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弘扬土家族文化,包括举行节日表演或比赛,推广土家歌舞。如2001年5月,来凤县举办了第一届摆手节,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土家族摆手舞的风貌,之后,摆手舞很快在全州普及推广,成为鹤峰、宣恩、咸丰、利川等县、市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蹈形式。2002年五一节期间,恩施州总工会、州民委、州文化体育局联合举办了州直职工摆手舞大赛。2002年12月,咸丰县在全县推广摆手舞的基础上,举办了摆手舞比赛。2002年,利川市举办了“中国首届利川民歌艺术节”。2002年,利川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文化体育局等七个单位联合举办了“利川市首届‘龙船调’杯山民歌歌手大赛”,巴东县在溪丘湾举办了民族文化艺术节,上演了巴东堂戏、皮影、舞狮子、玩龙船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恩施州还通过举办民族服装表演和征集民族服饰等活动来展示民族服饰。1999年,恩施州民委在全州进行了民族服饰征集活动,征集设计方案5个,服装44套,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民族陈列室。2003年初,恩施州民委组织有关人员在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为周兴旺州长专门设计了一套体现恩施州土家族特色的民族服装。周先旺还将恩施州民委设计制作的土家大红袍赠送给温家宝同志。恩施州还通过举办土家族节日活动,继承土家族传统节日。如将“牛王节”、“女儿会”、“摆手节”和“州庆”确定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1999年,来凤县举办了土家族牛王节,恩施市多次举办女儿会活动。2001年,为配合“清江国际闯滩节”,恩施市在旅游风景区梭步垭石林举办了土家族女儿会。2002年,在湖北省民族运动会期间,恩施市又在梭步垭成功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女儿会,通过山歌对唱、土家婚俗表演等节日活动,将土家族传统女儿会演绎成土家族文化演示活动,把梭步垭的自然景观和女儿会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把女儿会打造成了闻名中外的精品节日。每年各县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州庆活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此外,通过建设民族文化标志工程,如修建摆手堂、民族风情园等,重新唤起土家族的民族记忆,激发土家族的文化保护意识。
  
    第四,不断发展土家族与其他各少数民族的卫生体育事业。土家族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加强民族医疗机构建设,重视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地方病防治经费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发展民族地区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支持民族地区建立、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支持地方病防治、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卫生建设等事业。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地区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提高少数民族的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少数民族身体素质。此外,还帮助土家族地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地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有关部门在安排社会保障资金、再就业补助资金、救济资金、优抚资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民族地区建立、完善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