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佤 乡 人
永定区沅古坪镇一带,姓龚的人最多。可往常龚家的人内部老合不来。光祠堂就有两处,一处在榔木岭,一处在麻潭河。榔木岭的龚家人鄙视麻潭河的龚家祠堂,说:“你讲是榨房哩,又没听见撞杆响;你讲是牛栏哩,又没听见黄牯昂。”意思是讲你那个祠堂修得不象样子。还讽刺麻潭河龚家人是他们的“黑耳朵”(叛徒)。讲起来,这跟龚家人的族源有关。
据老辈人讲,龚家人的祖先是共工氏,居住在河北渤海一带,故叫“渤海堂”。后来,共工氏的儿子句龙第十九代孙龚锦,犯了王法,被流放到云南的沧源公明山,一去数年。尔后,又把他遣返到武陵(即武陵郡,郡治在今常德)一带。沧源那地方都是佤夷族人。龚锦离开沧源时,讨了一个竺姓佤族女子做堂客,慢慢发子发孙。龚锦这支家族总算保到哒。他就修了谱书,立了祠堂,自立为“共工武陵堂”,并尊佤族祖神“竺佤仙界”为祖神。榔木岭祠堂就属于龚锦的武陵堂。这样,龚家人就分化成两大派系了。
元朝末年,陈友谅跟朱元璋争天下,陈打不赢,就带起残兵败将从江西往湖南跑。当时,有个叫龚曾京的武将,负责护送陈友谅的家室和手下九姓十派联(即:欧、张、周、李、秦、龚、孙、金、全、赵)的人马往沅江、澧水一带迁徙,时在洪武二年二月十八日子夜(即公元1369年)。朱元璋那时已经建国,带起兵马追杀龚曾京一伙人,同时征剿武陵蛮夷。九姓人马立脚不住,慌里慌张闯进了武陵堂。这支沧源佤夷族以为是江西佬要占他们的地盘,就拿起家伙抵到打起来,两方正打得不松劲,征蛮的官兵到哒,一派乱剿乱杀,两方人都吃亏哒。龚曾京是个明白人,一个人跑到武陵堂攀派讲和。佤族人问:“你们讲姓龚,到底是哪个堂的?”龚曾京答:“我们是共工氏渤海堂。那你们呢?”“我们是共工氏武陵堂。”龚曾京讲:“我们都是共工氏的一脉子孙,四千年前还是一家人呢,外头不斗内头斗,斗来斗去,龚家人怕要绝种哒唷!”武陵堂人一听有理,就不打哒。于是,九姓十派联合的人马抱成一团,跟官兵斗,最后把官兵打跑哒。从此,九姓十派就跟武陵堂龚氏佤夷族混居在一起,代代相好。不过,江西渤海堂的龚家人跟武陵堂龚家人习俗不合,所以就各修各的祠堂,各著各的谱书。
因为沅古坪龚氏家族尊奉佤夷祖神“竺佤仙界”,故历史上被称作“佤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