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旅游摄影资讯>>摄影资讯

iPhone+软件:新闻摄影面临挑战

2011年02月21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68届全球年度图片奖(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简称POYi)的各类奖项正在陆续揭晓。有着60多年历史的POYi,是新闻摄影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正如POYi官方所陈述的,该奖项旨在“向那些新闻和报纸的摄影记者致敬,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月,他们也拍摄出了杰出的作品;同时给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提供一个公开竞争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保存和收集一部分当前最出色的新闻摄影作品。”如今的POYi已经不仅仅是新闻摄影的奖项而已,它同时组织各种新闻摄影相关的培训、论坛、展览和课程,它更像新闻摄影的一个研究、讨论、交流和教育中心。

在第68届POYi业已公布的获奖名单和奖项中,有一个奖项引起了新闻摄影领域的争议,那就是摄影师戴蒙·温特(Damon Winters)以阿富汗战争为题材的照片获得了报纸类图片故事的三等奖。这组照片使用了iPhone手机和Hipstamatic软件拍摄制作。Hipstamatic软件是基于iPhone的一个数码摄影软件,这款软件的界面非常类似于古典相机,用户可以使用这款软件拍摄正方形的照片,并通过该款软件达到一些特殊的效果,诸如滤镜、胶片、闪光等。

戴蒙拍摄的这组照片中的4幅曾经刊发在2010年11月22日的纽约时报头版(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010年12月10日1版),这组依仗了手机,而非专业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甫一冲进人们的视野,便赢得了一片喝彩。然而,同样赢得POYi青睐的这组照片,却在获奖后引发了人们的争议:是否能够算得上“新闻摄影”作品?是否违反了POYi的参赛规则?新闻摄影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拍摄方法?……

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摄影师在网络上以博客文章或者微博的形式展开了讨论。关于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在新闻摄影领域被接受,两种声音同时存在。

当事人:我尊重事实本身

我们来听听照片的拍摄者——纽约时报派往阿富汗战地的摄影记者戴蒙·温特的声音。在随美军的采访中,他发现许多士兵都在用手机相互拍照片留念,也注意到,在用iPhone手机给士兵们拍照时,他们不会表现出面对专业相机时的紧张。戴蒙开始有意识地利用iPhone手机上一个名为Hipstamatic的软件拍照。这款软件成像为四方形,并自动“加框”,感觉像是4×5传统胶片拍摄的,在成像时,需要约10秒的时间来“显影”,所以戴蒙在使用时,需要仔细选取角度和等待最佳瞬间才按下拍照键。如此,拍照亦回归到胶片摄影时的那种谨慎小心。

针对网上热烈的讨论,正在阿富汗执行拍摄任务的戴蒙本人在一份邮件中,解释了自己的拍摄过程以及背后的理念和想法。他的本意并不旨在成为使用iPhone和Hipstamatic软件来拍摄新闻摄影作品的倡导者,他只是在特定的环境选择了一个摄影工具来进行拍摄,并达到了他想要的传播效果。在他看来,就内容本身来说,如实地反映了在阿富汗战场的美军士兵每天所面对的生活状态,没有刻意地增加、删除或者修改,所有的内容都是尊重事实本身。而更多的争议是围绕照片的审美,即这种使用软件来给面营造特殊视觉效果的做法,在新闻摄影中是否可以被接受。他本人认为,这些有关审美的讨论跟照片本身的内容无关。当然,戴蒙承认审美在新闻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摄影师不是机器,简单地复制图片,而是通过对器材、构图、题材的选择,来传达信息和情绪。他甚至举出了同样获得图片故事类单幅作品一等奖的图片为例,那张图片就是后来通过软件转化成黑白影像的。

挺“戴”派:我们尊重新技术

国外的摄影同行中,不少人都开宗明义地力挺戴蒙。他们反诘反对派,如果iPhone上的软件给图片增添了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不能接受的,那么为什么数码彩色照片转成黑白照片或者说使用闪光灯就能被接受呢?在赞成派看来,重要的是摄影作品的内容本身,而不是拍摄者所使用的工具,只要面内容反映的是真实的事实,没有摆拍的成分,没有刻意使用软件移除构图中的视觉元素,那么就还是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另一方面,摄影器材和技术的进步为摄影师和喜欢摄影的人提供了很多全新的工具,很多新的摄影方式会随之出现,然而这些并不改变新闻摄影应该尊重事实、再现事实、引起读者共鸣,呼唤人们对事实的关注等一系列核心价值,其中工具本身并不是核心。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工具之争的话,那么或许今天我们还停留在使用达盖尔摄影法的阶段。

在国内,这样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地在微博上“燎原”——盖帝图片社的年轻摄影师李锋率先在微博上向大家征集看法。而他本人认为这种尝试将推动手机摄影在新闻领域的深入应用。只是面对参赛时,需要完善规则,不能双重标准。

在众多的回复中,大部分都是抱着接受或喜爱的态度,他们看中的是摄影者表达的思想本身,而不是表达方式的层面。还有人为戴蒙鸣不平:技术的进步会影响记录手法、形式上的改变,摄影记者去适应它、利用它,何错之有?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认为,新闻摄影不能死气沉沉,永远一个面孔。这组照片是时代和技术的产物。新京报摄影部主任陈杰则称,新闻摄影在恪守事实真相的原则上,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新闻摄影一直在谨慎热情拥抱一切有助于摄影师个人表达空间的新技术。手机摄影拍摄的便捷与隐蔽性让真相更自然,同时,新软件的使用可让摄影呈现更多阅读体验。不过,他同时强调,评选这类图片,评委的把握尺度尤其重要。网友“杨菲朵”提出,也许这组作品获奖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鼓励观看者的思路,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和改变。最重要的是,这组作品依然言之有物。

反对派:我们尊重完全真实

一枚硬币也有两面。在国外同行中,以摄影师齐普·利瑟兰德(Chip Litherland)和摄影师洛根·莫克-邦汀(Logan Mock-Bunting)为代表的反对派的声音没有被掩盖。前者认为,这些作品已不能被称为“新闻摄影作品”,因为通过软件添加了很多特殊效果,它们不再完全真实地再现镜头前的场景;后者则认为,这些作品违反了POYi的参赛规则,规则中规定“参赛图片都不允许添加特殊的艺术效果”。
. 在国内,这样的观点也不是没有人支持,“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既然是比赛,就需要严肃”。在讨论中,网友“陈夏红的广播站”坚决不赞成这种行为:“这种特效如果允许,PS特效亦将大行其道。难道以后的摄影全要依仗后期加工?——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禁绝一切技术手段的手动摄影已经越来越难。”

理性派:我们尊重评比规则

不同于反对派针锋相对地提出的观点,在新闻同道的讨论声中,不乏理性的探讨。新京报摄影记者韩萌分析,最终评判的一是评委,取决于他们的价值判断,二是大众,取决于照片是否尊重事实本身。

南方都市报图片编辑部主任梁音认为,某种程度上,iPhone调色只不过是软件前置而已,PS是软件后置,都是用电脑芯片控制。他认为这和后期过度调色没有什么区别,个人可以选择这样拍摄,发表也没有问题,但评比就像一种考试,一定要设置一种统一确定的参赛机制。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王景春则提出,这组照片进入评选时一定要明确分类,注明——iPhone 3GS Hipstamatic 摄影软件拍摄(1.99美金)。 最终取决的不是设备、器材,而是设备后的大脑。但对于职业摄影师而言,放在一起评选多少显得有些不公平。他抛出的那句“最大的照相机制造厂商早已不是佳能、尼康、徕卡,而是诺基亚、苹果”,也许能解决很多人的疑问。

面对此番讨论,CFP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对新闻摄影行业的协会组织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不同的软件进行测评,定期发布对新闻摄影记者可以使用进行新闻报道的软件名单或者指南

针对这组照片能否名正言顺地斩获POYi报纸类图片故事的三等奖带来的争议还在持续,但是无论你论或者不论,照片就在那;无论你接受或者不接受,技术也还在那。是拥抱新技术,或是守望传统,又或是尊重规则,这一切都不能阻挡——摄影的一扇门,已经打开。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
400-883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