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旅游摄影资讯>>摄影资讯

现实 梦想 时间

2012年02月13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前一阵子,在微博上看到一组有意思的照片,年轻摄影师范顺赞的《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图1)。照片拍摄了一组平民,光鲜亮丽的背景象征梦想,黯淡无光的地面代表现实,至于人物,则戏剧化地搁在梦想和现实中间——手拎公文包的进城民工,身着飞行服的修单技工,手拿洋娃娃的乞讨儿童⋯⋯

  关于这组照片的表现手法,或许见仁见智,然而大量的转发与评论,则毫无疑问的表明,这组照片的主题,吸引了广泛的注意,激发了强烈的共鸣。其实光看标题,这组照片已经包含了三种耐人寻味的元素:现实,梦想,时间。此三种元素,对于当下中国的摄影师来说,哪一个不意味着巨大的可作为空间?

  先说一说现实。这组照片让我想到一本书,《寻路中国》(图2),作者是《纽约客》驻京记者彼得·海斯勒,此书记录了他七年间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书分三章,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叙述了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日渐衰败的北方乡村,那些乡村中普遍消失了的青壮年,他们的形象,让我想到《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组照中那位手拎公文包的进城民工。二章讲述了京郊一个叫三岔的山村,因中国汽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的巨变,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经历。最后一章则是浙东南一个工业开发区由无到有的城市生活场景。此书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当下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引人入胜的是,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充满面感的,是通过一个个白描的细节,通过一名名具体而微的普通人的故事而自动呈现的。阅读此书过程中,我常佩服于该老外魔术师般收集与组织细节的举重若轻的表现力,佩服于其把握当下中国之魔幻现实主义特质的洞察力,佩服于其通过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通过普通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中的梦想与无奈,来刻时代精神的朴实笔法。

  如果说范顺赞的《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只是一种概念化的点到为止,那么彼得·海斯勒的非虚构写作,则一点一点深入,充分展示了普通中国人在剧变年代里所经历的现实与梦想。令我常常产生“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感概,又屡屡遗憾于在这样一趟妙不可言的旅程中,没有一部照相机的在场。
  类似《寻路中国》这样的非虚构写作,近年来在文学界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例如《中国在梁庄》(图3)作者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故乡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人生故事,又如《粮民》(图4)作者蔚然骑数万公里、走访上千户、记下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以近百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感知西部中国。以上这些极巨影响力的非虚构写作,我想,值得中国的纪实摄影师们从中寻找一些启示。

 

  接着再谈谈时间。中国时间。几年前,渣打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抛出了这一说法。他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变化中,但其他人的变化速度远远赶不上此刻中国人的变化速度。根据格林的计算,一个美国的一年相当于四分之一的中国年,换句话说,一名中国人在一年中所要经历的变化,相当于美国人的四年所要经历的,相当于新加坡人的两年,相当于尼日利亚人的三十年⋯⋯

  我们身处一个应接不暇的剧变时代,面对一个眼花缭乱的万花筒社会。只是,有多少荒诞不经的现实,被我们习以为常了?又有多少匪夷所思的经历,让我们处变不惊了?现实能有多重,梦想就得多轻。在组照的微博评论里,我看到普遍的观点是,现实根本给不了梦想多少时间。

  然而对于置身剧变万花筒之中的摄影人来说,何其幸也,时间如此浓缩,面层出不穷,现实给了我们太多记录、表达、思考、反讽的可能性,面对如此这般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现实,掌握摄影这样的媒介,真是足够滋养伟大的梦想。

  只是在谈论梦想之前,重要的是先搞明白,你将在哪里?以什么方式?看懂中国。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
400-883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