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二、高度警惕澧水风光带所属地段现状与城市《总规》严重不符的倾向。
澧水南岸:西溪坪地段和官黎坪地段,由于防洪堤还未兴建,临河地带总体而言还是“一张白纸”。有后遗症的主要在南庄坪地段。众所周知,该地段是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仓促开发的,所以临河一带的建筑物好多都是背面“屁股”冲着河岸,实在有碍观瞻;有的建筑物则直抵防洪大堤,可见在业主及审批者心目中,当时根本就没有沿河大道之类的概念。
澧水北岸:鹭鸶湾大桥一带(下至红壁岩)因未修防洪堤,目前情况尚可;宝塔岗至大庸桥一带属老城区民宅密集地段,尤其是澧水大桥至观音大桥一带,是开发商看好的所在。迄今为止入驻的已有五金建材大市场(观音大桥北端东侧)、金海岸(澧水大桥北端东侧手巾岩地段至汽车站)以及宝庆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的“十字街”商城(南正街南端东侧)。南正街南端西侧的一大片,目前正在与商家紧锣密鼓地洽谈。
从调研和实地考察中得知,这一地段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无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中虽有相关的概念性条文,却未能按《总规》的要求实施。
(一)关于建筑风格。
《总规》第36条写道:“结合旧城沿河地方特色建筑群的建设”、“南正街两侧地段及南正街东西两侧的沿河地段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商业服务区。”《总规》第81条写道:“结合城市绿化及旅游设施的建设,创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新景点,如沿河湘西民居风格建筑。”《总规》第79条写道:“在1日城区及城市中心地区以人造景观为主,通过景观视廊等手段与自然景观形成呼应。在进行人造景观的建设时,特别是在由自然景观向人造景观过渡的地带,如沿河绿地的建设,应尽量采用天然的形态和材料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如湘西吊脚楼等。”之所以引文中特意使用了黑体字,是想强调澧水风光带沿河地段究竟搞什么样的建筑风格,2003年初正式实施的《总规》已有明确规定。但是我们与之对照一下南正街两侧地段、南正街东西两侧的沿河地段以及沿河地段旧城改造后的建筑物,有几处是符合《总规》要求的昵?也许有人会说五金建材大市场、金海岸等,是《总规》出台前的产物;那么2005年才破土兴建的“宝庆商城”(现改名“十字街商城”),原定的建筑风格根本不符合《总规》要求,毫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可言;未必我们的职能部门就只有跟着开发商屁股跑的义务,而无须对《总规》负责?幸好今年9月新加盟担任总经理的大股东苏跃武先生,由于素质不一般、胆识不一般,他力排众议,推倒重来,重新规划设计成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补充说明:苏跃武先生初始也是接着搞非民族风格的。本文作者先是率领部分政协委员组成的调研组作过实地调查了解;再是作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之专家评审组成员,曾与评审组其他成员一道两度否定了公司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嗣后,又苦口婆心给苏先生为代表的公司方讲道理、做工作,颇具素质和头脑的苏先生终于接受了我们的观点)。否则,西起南正街南端,东至永定区粮库,北起回龙东路,南抵南正街南端东侧的这一大片,又将为一群低档次的建筑累赘物所充斥。那么,六百多年卫城的核心地段,好端端又将毁给低档次的旧城改造了!看看人家上海的城隍庙,看看人家成都旧城改造时新建的“锦里古街”,就完全可以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这一地段搞湘西北特色建筑,必定会成为城市的景观;搞其他中不溜秋的马赛克建筑,无非是给城市添几堆赘肉。2005年10月召开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对有些城市盲目追求“和国际接轨”的所谓现代化而忽略自身个性与特色,其建筑与城市传统风貌并不协调的倾向给予了严厉批评。不知道这一批评能否引发我们的触动与反省?
(二)关于防洪堤。
《总规》第85条写道:“澧水的开发与整治应在保证其行洪功能的前提下,兼顾绿化、旅游、休闲、景观及沿河交通等诸项功能。”已建成的两段水泥防洪堤,是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堤防工程,由于对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导致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河流形态直线化、堤防材料硬质化等等,显然没有具备旅游、休闲、景观功能。既然我们的市城区是作为与武陵源核心景区配套的山水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的,既然穿城而过的澧水是这座城市极其重要的景观轴、是塑造城市个性和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澧水风光带有机组成部分的堤防工程,除了防洪功能之外,同时还必须具备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而待建的防洪堤是否会按《总规》要求,兼顾上述功能,则只能心存疑虑地拭目以待。
(三)关于绿化带预留地段。
《总规》第86条写道:“沿澧水两岸……在常年水位与防洪堤之间,均设置70~100米宽的滨河绿化带。”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条规划中的绿化带面积正在一步步削减而变窄,最窄的地方只有5米宽了!
(四)关于沿河地段已有的规划设计。
调研中得知,1993年~1994年市设计院曾受托搞过“沿河美食购物一条街”的规划设计;2000年因为五金建材大市场在建,市经投公司受托,先后匆匆组织搞了个“沿河绿化带(风光带)规划”和“街景规划”。用规划部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些文案究其实只是一些道路系统之类的设计,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