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第二节
传统工艺 各具魅力
千窑难得一宝——中国红瓷
湖南醴陵市是中国红瓷器的主要产地,有“千窑难得一宝”之称。中国红瓷的问世,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是当今世界陶瓷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具有以下特点:一、工艺难:红瓷烧制难度高,工艺复杂,要经过素烧,釉烧,红烧和金烧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率极低,故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宝”之说。二、材料贵:需要添加金属钽等稀有名贵金属才能烧制而成,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可以说金瓶窑红瓷是用黄金烧制成的。三、品质好:红瓷是用细白瓷、骨瓷和玉瓷坯体烧制而成,质如凝脂,弥足珍贵。红瓷作为华夏珍品,具有极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东方陶瓷艺术的巅峰——扁豆双禽瓶
扁豆双禽瓶,高46.8厘米,敞口直径20厘米,瓷瓶线条流畅,如凤凰之尾,造型优美。瓷瓶上绘有黑色的扁豆,紫色的花丛下一对竹鸡游憩其中,悠然自得,画面线条简洁圆润,色调浓淡相宜,沉稳典雅。采用独特的双钩分水法画成,具有工笔画的意境,色调浓淡相宜、温馨淡雅。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现场,来自湖南醴陵的扁豆双禽瓶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的品质,一举夺得唯一金奖,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巅峰。
中国最大的天然菊花石——“菊冠中华”
“菊冠中华”发现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内,该石长208厘米,宽128厘米,重约1000公斤,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天然菊花石。其颜色为墨底白花,双面共有白色菊花1060朵,形状酷似花团锦簇的秋菊,且玉质晶莹,纹理清晰,形态各异,蔚为奇观。原石经过创意人着意于心,随石赋形,终于成就了绝无仅有的“天下第一奇石”。2006年9月载入了大上海吉尼斯大全,收藏人为侯德永。
洞口一绝——洞口墨晶石雕
墨晶石产在洞口县一带,石质细腻,又叫紫石,古称楚石,为雪峰山区之特产。石质细腻,黝黑发亮,黑色而脂润,抛光以后格外晶莹,所以又被人称为“黑玛瑙”。以浓黑为贵,有“晶石”或“晶玉”之称。雕刻制品显得庄重古朴,浑厚典雅。境内艺人用以雕刻印章、墨砚和小件玩具,俗称“洞口墨晶石雕”,被观赏者和珍藏者誉为“洞口一绝”。其主要工艺产品墨晶石雕和竹木雕刻大都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部分艺术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湖南最精美的白纸雕刻艺术——湘西凿花
在湘西吉首、凤凰、泸溪、浦市等地的乡寨街头,可以看到出售白纸镂刻的图案,这种精美的白纸图案,在湘西叫“凿花”。它主要用作绣花底稿,作为服饰、鞋、帽裤等装饰绣花用,近似手剪纸。它先用铅笔、白圭、衣纹毛笔勾绘出图案,放在叠好的纸上,用纸捻穿孔,将各层统一固定好,然后放在腊板上,用尖嘴小钢力镂刻,一次可刻20-30层同样花纹的图案,这是和剪纸最大的区别,不用剪刀,全凭一把小钢刀,雕雕凿凿,名之凿花。农村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买上一方贴在布料上,再配上各色丝线,“随类附彩”,就可以绣出五彩缤纷、生动喜人的图案来。
湖南极致的民间石雕工艺——祁阳石雕
祁阳石雕是湖南祁阳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祁阳更是能工巧匠辈出,工艺发展到极致,以祁阳石为材质的插屏、家具镶嵌、碑刻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及实地查证,位于韶山冲毛泽东祖父的墓碑就是祁阳石做的。祁阳石属奥陶纪沉积岩,矿物成分有绢云母、石英、斜长石、绿泥石、氧化铁等,按颜色可分“绿石”和“紫石”两大宗,此外还有黄褐、乳白、黑色。“绿石”又称“花石板”,肌理莹彻,云委波襄,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象,是古时镶嵌家具的上好材料。“紫石”则石头通体红紫,极似紫端,但没有端石的石眼、火捺、鱼脑冻等,石色匀净美艳,若石层中间夹有青绿石纹者,则谓之“紫袍玉带”,雕琢成砚,是价值不菲的砚中极品。
民间工艺美术的瑰宝——隆回花瑶挑花
花瑶挑花美轮美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间工艺美术的绝品。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隆回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花瑶挑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有上千种之多。其工艺更是独具一格,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
湖南特有的一种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湘潭蛋花剪纸
蛋花剪纸为贴在鸡蛋上的民间剪纸,盛行于湘潭市和古五溪流域。凡人有喜、送孕妇礼或婴儿“三朝日”,外婆及亲友必送鸡蛋,鸡蛋数目一百两百不拘,蛋上必贴红纸剪成的约一寸左右的图案。其内容花鸟虫鱼、人物均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多取吉祥含义,如龙凤、梅花、牡丹、荷花、金鱼、狮子、蝴蝶、金鸡等,为湖南特有的一种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
湖南最大的宗教壁画——南岳朱陵宫壁画
南岳朱陵宫壁画总长度22米、高19米、面积达200余平方米,以南岳地方神灵为主要内容,以南岳地域风俗为背景,气势恢宏,规模宏大,是湖南省最大的宗教壁画。该画以朱陵大帝为主,南岳道教诸位神仙尽在其中,分为《朱陵大帝显圣图》、《朱陵大帝寿诞图》两部分。道教人物有个性,彰显力度,以吉祥物配景内容丰富,但无一雷同,其设想大胆,构思新颖,制作精细,受到了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湖南唯一的水印木版年画——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滩头年画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无论是门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内容,都在小小的年画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中国独创的新型画种——有机片雕刻画
有机片雕刻画为张家界土家青年艺术工作者李国清经过多年摸索实践而独创的一种新型画种,1996年曾获四项国家专利。此画用有机片作基本材料,以山水风光和土家风情为题材,经过热塑、雕刻和粘贴等工艺,制作成具有强烈立体感和真实感的画幅。其作品色彩丰富,风格独特,不脱落不褪色,精美雅致,轻便易带,是居家装饰、送人赠友的艺术佳品。
风格独特的工艺美术品典范——湖湘沙意画
湖湘沙意画是采用大自然亿万年生成的天然彩色砂岩和植物粘贴绘制的一种新型绘画艺术,它突破传统绘画材料,又植根民间艺术沃壤,采用纯手工制作,以自然界的材料来表现自然,用对象来表现对象,将绘画的写实和写意结合,将国画的泼墨与渲染结合,将油画的凝重与厚实结合,融汇了对湖湘山水和人情风物的深切理解,经由砂岩这种特殊材质的创作活动,传递湖湘民间工艺之美,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湖南乡土自然风格工艺美术品的典范之一。
鸟类羽毛天然色彩粘制工艺品——邵阳羽毛画
邵阳羽毛画地方传统工艺美术品,原产地为邵阳。系采用各种禽鸟的羽毛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型、组合粘贴等工艺创作的艺术装饰品。主要品种有花鸟、山水挂屏、座屏、镜面配套羽毛画、钟面羽毛画及蝴蝶、蜻蜓等小动物。其特点为以绘画为基础,利用鸟类羽毛的天然色彩加工粘制,以表面画面意境和小动画的形态体姿,为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平贴羽毛画以写意为主。多取材于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画稿,浓淡有致,深得水墨意趣。羽毛山水以羽毛的色彩铺叠远、中、近景,展现出山水树木的自然景色、宏伟气势和透视深度、简洁清雅,引人人胜。小动物则以斑斓鲜艳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形态,体现活泼多姿的情趣,独具韵味。远销日本、新加坡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
湖南最长的刺绣画面——《千鹤图卷》
湘绣长卷《千鹤图卷>是湖南省刺绣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为弘扬我国民间湘绣艺术、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率领绣工历时4年多(2003.1-2007.6),创作并主持绣制而成的。《千鹤图卷》长达2008厘米,是中国刺绣史上刺绣画面最长、丹顶鹤数量最多的长卷,是湘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长卷在构图上主要体现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1000多只形态各异的丹顶鹤集聚绣面,配以桃、荷、菊、梅以及天然胜景。作品大气、典雅、清新,寄托全民企盼奥运、民族腾飞、国家祥瑞的寓意。
湖南最大的湘绣作品——《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
2004年,由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完成的巨幅湘绣作品<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这幅作品长7米,高3米,创下湘绣乃至中国刺绣史上最大尺寸纪录。这幅湘绣由工艺美术大师宋定国等80多位高手,历时216天完成。综观整幅绣品,绣像自然细腻,颜色绚丽多彩,针法灵活多变,气势恢弘厚重。毛主席面色红润,神态平和,各族人民喜笑颜开,神采飞扬。
湖南最大的双面人物异绣湘绣——《贵妃出浴》
由20多名绣工在工艺大师带领下历时5年绣成的湘绣《贵妃出浴>,高2.8米,宽1.2米,当中杨贵妃身高约1.62米,与现实中的人物一般大小,是中国最大的一幅双面人物异绣湘绣。绣品两面人物造型完全不同,一面展示的是杨贵妃光洁温润的裸体,运用传统掺针绣法,细腻精致,凝脂玉肤仿佛触手可及;另一面则是轻披薄纱的杨贵妃,运用游针绣制轻纱,光泽流转,质感飘逸,肌肤若隐若现。背景用交叉针法全部绣满,让人感受到水池边雾气氤氲。这幅作品的特点是中西结合,像人物面部一些细节的地方,她的头发、花饰都是中国工笔画形式来表现的,非常细致;她的人体的体态,包括她的背景的处理,色彩、光线方面又是西化的,用这样一个中西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在行业内是非常少见的。
湖南最大的双面全异湘绣——《阳春白雪武陵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艳设计指导的大型双面全异绣《阳春白雪武陵源》长420厘米、高120厘米。一面是冬景,一面是春景,绣品春景画面上云海雾峰,气势恢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双面全异绣作品。其针法用朦针、游针、交叉针等不同的针法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共用200多种颜色,绣品冬雪呈现雪霁天晴、玉树琼枝的美景,具有栩栩如生的油画和摄影效果。双面全异绣是湘绣精华,1986年入选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的湘绣《望月》便是双面全异绣。
湖南最大的双面绣——《阴功轴》
2004年6月,江再红大师指导绣制的《阴功轴》在法国里昂艺术博物馆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参展,被誉为惊世之作,并被法国收藏家JEAN MARC DECROP先生收藏。该绣品400×1250厘米,整幅绣面50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双面绣。该作品创意独特、意境新颖,表现了东西文化的结合。画面以抽象的形式,表现了人体骨骼等抽象物,组成疏密有致,运动不息的宇宙意态,以象征万物重新组合的和谐趋势。阴功作为古代物特有的概念,指在人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此作品由100多名绣工花了近两个月时间,近一万多个工作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制作才完成。此作是刺绣史上最大的巨型双面绣,表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灵绣和现代艺术的张扬,成就了作品的独特美丽,表现了湘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湖南最大的体育题材湘绣作品——《世纪奥运》
《世纪奥运》湘绣于2006年筹备,2007年3月正式开绣,30位高级湘绣技师运用各种针法和各色丝线精心绣制而成,上百种各色丝线就用了足足25公斤。《世纪奥运》以白色真丝软缎为底料,绘绣有历届奥运会29个举办城市、举办国国旗、举办时间、奥运吉祥物等。这幅堪称世界最长、最大体育题材的湘绣作品让悠久的中国湘绣文化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实现了大融合。该绣品历时一年余,绣芯长20.08米,宽0.56米,寓意中国56个民族欢庆在中国北京举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中国常德诗墙
中国常德诗墙是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采纳市政协提案,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历时10年修建的一座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大型文化工程。全长6华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 《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六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267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948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2000年9月5日,上海吉尼斯总部正式对其命名“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使它载入了世界文化工程的史册。当代诗、书、画界誉它为“三绝诗书画”、“亘古展开的艺术长卷”、“名邦首创”、“中华一绝”;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国家版权部门认定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南地区最大的古玩艺术品市场——湖南古玩城
湖南最大的古玩城——湖南古玩城由湖南省文化厅批准组建,是湖南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湖南古玩城位于湖南省文物总店,总面积3000平方米,商铺50家,以精品高端经营路线为定位,以经营古玩瓷器、玉器、杂项、书画为主。湖南古玩城具有高端的定位,全新的运作理念和新型的管理模式,是中南地区同业间品位高、格调新、服务优、业绩好的一流古玩交易中心。为中南地区档次最高的古玩交易市场,湖南古玩城不仅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易、交流、研讨的平台,也填补了湖南高档文物市场的一个空白。在这里举办了湖南省首届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这是湖南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展出文物艺术品数量最多的一次盛会,汇集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力雄厚的国有文物商店60多家,共2000多人参加,成交额达3000万元。在省内外,甚至在香港、台湾,都产生了重要反响,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驰誉中外的传统产品——浏阳夏布
浏阳又被称作夏布之乡,浏阳夏布(又叫苎麻布),是驰誉中外的传统产品。它是以苎麻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其织造精致,具有轻薄细软、凉爽透气、易洗易干、越洗越白、经久耐用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在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浏阳夏布当时质量居全国第一,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