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城市概况

湖南之最——发明创造,重大成果(二)

2012年04月22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二节
专利产品  行业圣尊
  湖南首创的家鱼静水产卵方法——草鱼人工催情法
  1958年,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刘筠教授在野外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证实生长在池塘中的家鱼,生殖细胞可以正常发育,但雌性卵母细胞只能发育到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必须借助性腺激素才能成熟和排卵。这一发现,为家鱼人工催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次年,省水产局、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在祁东县归阳公社,首次采用人工催情方法孵化出鲢鱼苗。草鱼人工催情自然产卵为国内首创。该成果掌握了亲鱼性腺发育规律和成熟亲鱼的外部特征;系统地研究了生殖细胞、受精细胞发育规律和家鱼人工催产原理,催产药物的作用机制;首次确定了家鱼静水产卵的技术路线;归纳整理出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1980年,这项研究获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中国出口的第一个农业专利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1964年湖南省黔阳农校教师袁隆平同志首先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并开始了水稻杂种三系配套的研究,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于是课题组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首次解决了中国水稻的三系配套。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1975年10月20日,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这项籼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成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第一个农业专利,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世界首创的特种技术——杂交稻制种高产技术
  1981—1983年,湖南省种子公司重点围绕野败不育系穗粒外露率不高(包颈)的原因和当时大面积制种需要大量人工割叶、摘叶、剥苞的难题及解决途径与相应的高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查明野败不育系穗粒外露率不高,主要是穗颈下节节间短,穗粒不能全部露出剑叶叶鞘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在理想的花期基础上,实行定向培育,不割叶、不摘叶、不剥苞,适时、适量、适法喷洒GA3等一整套制种高产新技术,穗粒外露率可提高32.2N 54.3%,剑叶角度、张颖角度可分别加大10.6-66.6度、1~14度,柱头外霹率可提高5.1~43. 4%,异交结实率可提高11%以上。1983-1986年,全省示范推广40815公顷,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2.5-15.6%,累计经济效益19054.33万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101.4%。实践证明,这一研究成果,是制种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世界首创。这项研究成果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世界领先的培育遗传工程水稻技术——外源DNA导入技术
  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的遗传工程水稻,是由湖南农业大学万文举、邹冬生、张福泉、彭克勤、董延瑜等14人,于1991年组成遗传工程水稻研究小组开始研究的,次年列入省级重点攻关课题。遗传工程水稻是运用外源DNA溶液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水稻,从变异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系,简称GER。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电镜观察、DNA分子检测、染色体G带分析及同工酶分析,初步发现GER-1已获得部分玉米DNA片段(基因),并已稳定遗传,表现出某些类似玉米的特征和特性,证实外源DNA浸胚法是一种可行的育种新途径。高产形成机理研究也初步探明GER-1光合效率高、物质生产源充足、库容量大、物质转运通畅、分配合理。1993年10月,GER-1通过由湖南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来自省内外的18位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GER-1的获得是外源DNA导入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第一个香型不育系——杂交香稻组合
  籼型杂交香稻不育系及其强优组合研究始于1984年,后列入省“七五”攻关课题“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稻新组合选育”和省“八五”攻关课题“商品优质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主持,阳和华等参加研究。1994年9月,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新香A株叶性状适中,生长整齐一致,农艺性状良好。其花粉败育度在99.8%以上,不育株率和不育花粉率均为100%,完全达到三系不育系不育性要求。可恢复性好,恢复谱广,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配合力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米质优,是中国第一个香型不育系,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这项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中国首次发现的水稻新致病变种——水稻褐鞘病害
  水稻褐鞘病历年在南方稻区发病率为20-50%,严重的地方达90%。湖南农学院植保研究室植病组、衡阳市农科所植保组和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陈罗宽、廖小兰、单文周等于1984年开始研究这一病害。在进行研究时,采用经典常规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稻褐病原细菌是国内外未见报道的新致病变种,排除了螨类、真菌和病毒的可能性。同时证实病种、病草、螨和棒头草根可带菌传病,病害在齐穗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腊熟期为高峰,与品种生育期抗性密切相关,氮肥多病重。防治应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要的综合措施,并鉴定出一批高抗的抗源材料。1988年11月,省教委主持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对褐鞘病害的新发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很高的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该成果1989年起大面积推广,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南首创的池塘养殖人工催产技术——细鳞斜颌鲴人工繁殖技术
  1993年7月,武陵区畜牧水产局李道明、罗绍海、廖秀兰等三人用地欧酮加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进行了人工繁殖的技术试验,催产鱼苗409万尾,获农业部《池塘模式化养殖增产技术》丰收项目三等奖。细鳞斜颌鲴人工繁殖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人工催产技术,开创了用地欧酮促共同体释放激素类似物人工催产细鳞斜颌的技术之先河,为人工催产细鳞斜颌鲴找到了能取代脑垂体的理想药物,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为全国广大养殖生产单位饲养细鳞斜颔鲴优质鱼而需要获得大量鱼苗种的困难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实为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之首创。
  国内首创大中水面暴发性鱼病防治技术——投施生石灰
  2000-2001年临澧县水利局与临澧县官亭水库管理所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大胆探索,在6000亩的大水面,首次大范围、重剂量、及时科学的投施生石灰,短期内就从根本上控制住了暴发性鱼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项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大中水面防治暴发性鱼病的技术难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该县首创防暴发鱼病技术在全国未见报导。2001年12月,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此项技术水平属省内首创,居全国先进水平,应大力推广。2002年9月,此技术总结“大中水面防治暴发性鱼病技术研究”论文被全国水产核心期刊《水利渔业》发表。
  中国第一座河川水电站枢纽型鱼道——洋塘鱼道
  洋塘鱼道,位于湘江主要支流洙水下游衡东县洋塘水轮泵水电站左侧。洋塘河坝建成后,其回游通道被切道。1976-1980年,由衡东县水利电力局、衡东县洋塘水轮泵水电站、南京水利科研所林钦豪、杨巨莹、王振声、向恒勋等研究设计,在此建成国内第一座具有厂房集鱼系统的河川水电站枢纽型鱼道。经2个多月的运行观察,有45种、50多万尾鱼类通过鱼道,其个体长度为10 - 110厘米,产卵季节平均每小时过鱼385尾,通过种类和数量均创国内最高纪录。1984年4月,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委托省水产局对该项成果进行了鉴定,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国内首创的山区水域养殖珍珠技术——珍珠三大培育成果
  为防止湖区三角帆蚌瘟病的传播,保护中国这一特有的贝类珠蚌资源,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石门县畜牧水产局张元培、贾仕翔、严清华、龙慧珍、卞伟等于1990~1992年完成了在山区水域培育优质珍珠研究,获得重要成果。他们首先在细厘无核珍珠养殖技术方面,采用细胞游离体浸染技术培育出的细厘珠;在球面夜明珠养殖技术方面,采用硫化锌作荧光体,铜或汞作激发剂,制备成夜明珠基体核。经检测,本技术育成的夜明珠放射性强度符合辐射卫生标准。在象形夜明珠养殖技术方面,根据上述培育夜明珠原理,经研究试验培育成功控形的象形夜明珠。1992年11月,经多省、市珍珠生产区专家鉴定:上述3项成果均属国内首创,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领先的苎麻种植技术——苎麻控花技术
  苎麻是纺织工业优良的纤维原料。它每年收获3次。头、二麻品质较好,三麻品质较差,产量偏低。为了改善三麻的品质,提高产量,从1988年起,沅江市植物生长调节技术研究所、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沅江市东南湖芦苇场科技站共同开展苎麻控花技术研究,1989年列入沅江市科委科研计划,1990年列为湖南省重点科研课题。在高级工程师陈虎保、朱惠香的指导下,通过对药剂的配方和筛选、最佳施药时间、浓度的确定,从小区试验到大面积示范,并经中科院上海植生所进行同位素P32追踪试验和河北师大生物系生理、形态测定,1991年9月苎麻控花技术在沅江获得突破。1992年4月,湖南省科委主持通过鉴定,同行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较大的生产实践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建议在全国推广应用。
  国内首创的砖茶生产工艺创新——茯砖茶生产新工艺
  茯砖茶生产新工艺是针对传统的茯砖茶生产工艺的缺点,由湖南省临湘市农业局彭高提出并研制成功的。临湘是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茯砖茶的生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传统生产工艺陈旧、落后,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劳动量大。彭高针对这一缺点,在临湘市茶厂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试验,经过5年努力,成功地研制了茯砖茶生产新工艺。1994年10月,由岳阳市科委组织湖南省农业厅、湖南农业大学、省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高级农艺师、教授和研究员鉴定认为:“此工艺属国内首次提出,国外也尚未见有关资料报道,实属工艺创新”。
  湖南第一例雄性不育和子囊败育椪柑品系——黔阳无核椪柑
  黔阳无核椪柑是湖南省农业科技人员从普通椪柑中选育出来的芽变新品种,1999年农业部柑橘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品质极优”,授予“优质果品”称号。同年在全国柑橘品种结构调整战略研讨会暨特优新品种展示会上被评为柑橘品种结构调整推荐品种,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和全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该品种经湖南省园艺研究所遗传性状鉴定,确认为国内首例雄性不育和子囊败育,果实稳定无核。

第三节
医药科技  医患福音
  中国第一次古尸多学科综合研究——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研究
  1972年至1974年,原湖南医科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省地矿局实验室、省博物馆、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在国家和北京、上海等有关部门与科研单位协作下,实行医学和考古学紧密结合,完成了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从古尸保存程度研究与防腐处理、病理解剖、女尸长期未朽原因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为出土文物发掘、保护和有计划地进行古尸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这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国首创的染色体新技术——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
  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这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原湖南医科大学遗传研究室李麓芸、夏家辉、戴和平、许发明、何小轩等学者于1979至1985年研究成功的。这一创举不但证明高分辨染色体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而且为诊断和预防此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5例临床应用病例,已载入美国威明顿医学中心的世界权威著作《人类染色体变异和异常登记库》。
  中国第一台脑颅诊断——CS14中型颅脑诊断仪
  1980年4月,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在郴州科技馆召开成立大会,郴州超声仪器厂科研所研制的CS14中型颅脑诊断仪应邀在大会上展示操作表演,受到29个省市自治区从事超声诊断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好评,鉴定为中国第一台脑颅诊断仪,填补了我国电子诊断的一项空白。1981年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厂长陈岩松被评为全国和湖南省劳动模范,参加研制诊断仪的4名人员被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湖南首创的绝育技术——输卵管银夹绝育术
  为了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经济、便于复通的输卵管绝育术,长沙市四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等单位于1981年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绝育术式输卵管银夹绝育术,在国内首先应用于临床,其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银夹结构简单,具有闭锁及防滑脱性能。用银夹阻断输卵管,舍弃用手拿线缝扎,可以防止用力不匀,打结过紧割破管壁成瘘,过松管道未关闭和血管钳压挫输卵管,可发生咬碎输卵管壁成瘘等弊病。1981年1 1月,来自全国部分医学院校的有关专家教授鉴定会一致认为: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的新型绝育术式,术时对输卵管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通成功率高,易于城乡推广,在国内首先应用于临床,其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的脑炎治疗法——干扰素治疗乙型脑炎及临床应用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乙型脑炎临床应用,是由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谢仁华、常伟红、尹梅影、谢晃君等1987-1992年完成研究的。该项研究论文《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51例临床观察报告》刊载于1991年《中级医刊》第8期,向国内公开发表,引起医药界关注。1991年8月长沙市科委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评审和技术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是一种疗效好、副反应少、后遗症与病死率显著减少的治疗方法,属国内首创。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院长殷恕庄教授认为,该项研究科学性强,属国内领先。湘雅医院传染科欧阳颗教授认为,这项研究达到较高学术水平。
  中国第一个胚胎冷冻库——湖南人类冷冻胚胎库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掌握。1989年2月,湖南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人类胚胎冷冻库。1987年,湖南医科大学生殖工程研究室卢光琇等开始进行小白鼠胚胎冷冻贮存试验,先将在试管中受精成功的胚胎,置于一l96摄氏度的液氮中长期贮存,然后解冻移植,获得成功。1988年12月,开始对人类胚胎冷冻贮存的研究。1989年2月,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人类胚胎冷冻库,陆续将19对夫妇的39个胚胎分别贮存在直径l毫米多的试管内,安放于容积30升左右的超低温液氮罐中,待需要时将胚胎解冻复活。这项研究成果,可为计划生育提供生殖保险,解除节育夫妻的后顾之忧,为不宜生育夫妻提供健康胚胎,达到优生目的,同时为着床前胚胎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及第一例人工授精婴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
  1978年,当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降生时,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奠基者之一卢惠霖备受鼓舞。他看到了对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和开展积极性优生的希望,不顾当时年近80的高龄,毅然提出要开展中国的生殖工程研究,并着手进行理论准备和总体设计。1981年,研究小组在卢惠霖教授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与偏见,1981年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并成为国家精子库技术指导中心。研究小组突破人工授精技术,利用该技术及精子库中的冷冻精子对男性不育及男方有严重遗传疾患的夫妇进行临术治疗,在该室诞生了我国第一例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该成果于1986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990年开始,他们又将从高度畸形精液中分离正常精子技术首次用于反复流产死产的病例,于1991年7月诞生了第一例正常婴儿,为我国积极性优生的应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世界首创的肝胆管结石碎石技术——微爆破碎肝胆管结石技术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竞相开展非剖腹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1984年.湖南医科大学附一医院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响应。1987年10月,该课题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课题组的张阳德、聂森林、张阳根、刘恕、张时绥、沈立荣、易义珍、吕新生、韩明等全面开展研究工作。他们紧密配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经上百次动物和离体模拟爆炸试验,1988年8月进行了世界首例临床爆破人体胆结石试验,获得一次性成功。他们研制的宽频信号放大器测压、电起爆和非电起爆两种微爆器,采用腔内微导管式传感器测微爆破压和导管式微爆器定向爆破新技术,为国内外独创。1990年9月,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此项成果属世界首创,并被列为1990年湖南10项科技大事之一,获199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医学界首次发现的疾病病毒——人类博卡病毒
  2006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和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利用体外DNA检验技术,检测出人类博卡病毒(HBoV),这是我国医学界首次发现该病毒的存在。经第五届湖南省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获2006年度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湖南创世界纪录的肺癌冷冻氩氦治癌技术——3/4肺癌冷冻治疗
  2007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主任曹培国成功创造3/4肺癌冷冻治疗世界纪录,被授予世界冷冻治疗“杰出贡献奖”,成为湖南省迄今为止唯一荣获此项国际医学大奖的专家。该技术应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氩氦医学高技术,引入癌症治疗领域,将其与该院多年来在治疗癌症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氩氦治癌独特技术。
  湖南获神经外科医学学术最高奖的论文——《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分析》
  2008年7月,在第七届亚洲神经外科医学学术大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方加胜教授课题组宣读的学术论文《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分析》引起轰动,受到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300多名医学专家的高度关注。由于该文在世界医学界首次揭开了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之谜,是肿瘤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被会议授予亚洲神经外科医学学术最高奖——“KANNO医学奖”。
  中国第一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药物治疗基因诊断芯片
  2008年7月,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在湘问世,由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领衔,历经20余年研制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诊断芯片和试剂盒系列产品”,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据专家介绍,该芯片是世界上首块可指导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基因芯片。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诊断芯片在攻克高血压诊治难关后,开始向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对诊断和用药要求精细的疾患发起总攻。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