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关于城市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致胡书记、赵市长、卢副市长、范部长、向副市长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春贤书记、周强省长就我市城市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身为省委书记,春贤同志对我们这个城市把握得如此准确,对我市的城市建设如此重视,实在令人感叹!据实讲,我在研读两位领导同志讲话时,真有“东方风来满眼春”之感。现结合我对春贤书记、周强省长关于张家界城市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领会,就我市城市工作贡献如下意见和建议,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分管城市工作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参考,希望能对你们决策有所帮助。
概括起来说,我市城市工作,目前面临着五个“当务之急”。
一、当务之急之一:亟须从五个方面统一全市上下的认识。
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有必要先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好,从五个方面,高度统一到春贤书记、周强省长的讲话精神上来。
(一)统一认识之一。
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张家界的城市建设这一巨大发展机遇。从去年5月春贤书记第一次来张视察,提出要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开始;到去年的省第九次党代会、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春贤书记的报告中都有专门讲张家界的内容;到今年省委特意选派一位擅长城市工作的同志来张担任市长;到今年3月全省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放到张家界召开,省委书记、省长专门就张家界的城市工作发表至为重要的讲话,如此等等,在我市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张家界的城市建设,实在是推动我市发展的巨大机遇。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一些同志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此前,我们不乏错过这个机遇那个机遇的感叹,这次无论如何不要错过这么难得的机遇了!
(二)统一认识之二。
城市工作是我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事关我市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一点,胡书记在全市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讲得非常透彻,非常到位。这次春贤书记就讲“城市也是核心景区的一部分,至少是核心景区的铺垫”,“是建成世界旅游精品的依托和载体,满足旅游需要的”。有了“尚方宝剑”,就更有底气让全市上下达成共识,理直气壮紧紧围绕这个重心开展工作,不能再有任何摇摆了。
(三)统一认识之三。
“把张家界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旅游城市和带动湘西的中心城市”,具体是指市城区这一块。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不得,中心只能有一个,多中心即无中心,“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来不得半点游移。全市城市工作会议顾及到两区两县没错,但具体到“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毫无疑义是指市城区这一块。
(四)统一认识之四。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要具体落实到围绕“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这一硬性目标开展工作。春贤书记的讲话里,多处讲到速度问题,他说“问题是要快”,“走一些捷径”,否则“黄花菜都凉了”;“目标还是要三年有比较大的改观,五年有大的变化……以适应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需要”。胡书记在城市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的第一部分,对此理解透彻,讲得也很精彩。这是省委下达的硬指标、硬任务,因此必须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到这上面来。
(五)统一认识之五。
一个城市要有主调,要有灵魂,要有特色。这些都是春贤书记的原话。这对于具体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至关重要,这既是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观念和理念问题,直接作用和影响到三年能否一改观、五年能否大变样。只有对春贤书记的这一观点心领神会,达成共识了,才能在宏观上把握好,才能有效地指导好职能部门,以免“请来和尚念歪经”。赵市长在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谈了原则性的意见,我以为体现了春贤书记的意图。
春贤书记、周强省长的讲话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不少甚至涉及操作层面,都讲得非常精到。我所建议“从五个方面”,主要是就宏观而言,就关键部位而言。统一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全党全民总动员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市委、市政府务必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各种宣传造势,务必把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
二、当务之急之二:出台“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实施方案。
胡书记在城市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说到:“春贤书记在听取我们的汇报后,反复强调:‘问题是要快’,‘三至五年要有大变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的城市工作不仅要保证质量,讲究水准,而且还要力求速度。”“城市工作是我市目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树信心,下决心,发狠心,努力把城市工作搞上去,不仅要搞上去,而且是要尽快地搞上去。”
胡书记作为一把手,对速度问题可见有着十分清晰和明确的认识。
现在的关键在如何落到实处。“天地转,光阴迫”,“三年”和“五年”,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概念,晃眼之间就到了,真的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的要“只争朝夕”才行。否则极有可能贻误战机,到时候无法向省委、省政府交代,也无法向160万人民交代。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的实施方案及其日程表。
出台这样一个实施方案和日程表,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化决策的必然要求。作为市决策层成竹在胸的产物,它既宏观又具体,全市上下一旦了然于胸,就会极大地鼓舞斗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万众一心,戮力奋斗。
三、当务之急之三:城市管理非下“猛药”不可。
整治脏乱差,搞好净化亮化秩化,事关市容市貌,事关市民们的居住环境,事关旅游城市的脸面,这一不花钱或者说不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又确实不容易办到。因此准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谁就能赢得民心和口碑。
城市管理,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究其实就两条:一条是有一个清晰的管理思路,一条是有一个实施思路的保障机制。
我们在理顺体制、制定长效机制等方面已经做了若干努力,思路正在理顺之中。现在的关键在于:一是将城市管理的主体落到实处;二是确保城市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鉴于历来的经验教训,我们的城市管理要真正出现大的转机,恐怕非下“猛药”不可,否则很可能“雨过地皮湿”,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猛药”之一:宣传造势。
要通过会议、媒体、户外标语、大型活动,等等,来一次声势浩大的大发动、大动员。薄熙来在大连,曾抽调机关单位的人到大街上值班,一值就是好长一段时间,这当然不是治本的办法,但它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和整肃作用,既是魄力和权威的显示,同时也是一种造势。
(二)“猛药”之二:实行问责制。
出台责任制的同时,应出台问责制。胡书记在城市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对此进行了强调。因此剩下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实行问责制。只要真正实行问责制,将问责制贯穿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奖励和处罚并举,教育和惩治并举,谁坏了规矩就处罚谁,谁不作为、乱作为就处理谁;那么,就没有管不好的城市。交警部门对违章车辆实行抄牌公示,我们能不能对坏了规矩的人、对玩忽职守的人,也予以抄牌公示?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期处理了15名不“扫地”的干部,在全国引起轰动。要想让长时间处于疲软状态的城市管理出现大的转机,恐有必要选准靶子,适时处理几个不作为、乱作为的角色,起到杀一儆百的整肃和震慑作用。同时,对敢于担当责任的先进典型则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甚至予以提拔使用,以匡扶正气。总之,只要让问责制真正管用,真正做到了赏罚分明,城市管理肯定会出现明显好转乃至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