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城市概况

2001——给我们的城市定位(三)

2012年06月08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三、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认为我们的城市定位应该是: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城。这一定位的依据和理由。
  
    (一)个性化:城市定位的基点。
  
    城市需要个性。个性就是旅游资源。
  
    窃以为,个性化城市就是朱镕基总理所指的“匠心”。
  
    眼下的中国城市,如李小山先生所云,现在是拼命地扩展,拼命地膨胀,一任数量的泡沫掩盖质地的美感,似乎一时还顾不上讲究个性、讲究独特容貌。以至于城市建设总体趋向一个模式,绝大多数的城市规划和定位已经和正在丧失地方特色。因此把我们的城市定位置于个性化这一基点之上,使之在千城一面的中国城市群中风貌独具,卓尔不群,让人刮目相看,实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charg,率先提出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规划城市。刘加利先生曾撰文谈及运用这一设计原理指导长沙市的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的五个原则,即自然优先原则、整体设计原则、综合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地方特色原则。笔者深以为然。况且,长沙是我省省会,我们对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发展轨迹、资源条件等情况较为熟悉。通过对照研究他们的城市定位过程,笔者觉得非常值得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与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笔者关于我们城市定位之主题词的提出。
  
    (二)关于“山水”。
  
    按照自然优先的原则,他们把长沙的岳麓山、天马山、谷山、湘江、浏阳河、橘洲岛及城市内外密集的大小湖泊及郊野地等等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持其原始风貌和自然情趣,以凸现“山、水、洲、城”之城市物质,作为建设生态山水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显而易见,这种立意是非常明智的。正如刘加利先生所云,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本地特色的最基本的体现。在城市这个巨大的生命活体中,自然生态成为维系城市生命功能的最基本和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理所当然应对城市地域的自然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和最起码的尊重。
  
    根据这一原则,对照我们这个城市,一下子就找到了闪光点:以天门山为代表的环绕城市周围的山体和穿城而过的澧水长沙有少妇之美的湘江,我们有村姑之美的澧水,这一项打个平手。但我们的山质量可就高多了,岳麓山显然无法与我们的天门山相比,天门山山势雄奇,气象崔嵬,山际线美不可言,俨然一巨幅天然屏风。不仅仅是长沙,全中国的旅游城市,恐怕只有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之于丽江城区,可以与我们的天门山之于城区相媲美。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和考察这一基本自然环境,同样是给我们的城市进行定位的基础和前提。
  
    近期内,长沙市以“西文东市”为骨架,正在大手笔地将湘江东、西两岸风光带建成长沙的“曼哈顿”和“华盛顿”。就在笔者撰写此文之际,湖南卫视报道杨正午等省领导乘船考察连贯三市的湘江风光带。可以预见,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旦把长沙与株洲、湘潭两市的湘江风光带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在全世界都将产生非凡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足够的启发:一是把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四周山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体加以规划设计;二是以穿城而过的澧水为轴线,把南北两岸风光带的文章做足做活;三是按照钱学森、陈从周两先生的观点,在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等自然地形的同时,把森林引进城市,把动物引进城市,把古典园林引进城市,把湖泊引进城市,通过人造山水,把城市规划建设成更高层次的山水城市。山水城市不少,如长沙,如桂林。但具体到一个城市,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具有任何山水无法雷同和取代的“单一性”,充分发掘出来就凸现个性了。
  
    这就是笔者在“生态旅游城”之前冠以“山水”一词的理由和初衷。
  
    (三)关于“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城市的文化品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
  
    缺乏文化的城市是贫血的城市。
  
    “城市文化,包括城市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城域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要素,而这些要素需通过城市规划来充分体现。即城市总体规划是这些城市文化要素充分得到体现之魂,而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建设又有赖于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而使其完整地得到展示”(瞿峰语)。以建筑文化为例,苗族的干阑式吊脚楼建筑,布依族的石板房建筑,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建筑,回族的清真寺建筑,仡佬族的拖尾巴建筑,土家族的道巷和耳房建筑,等等。倘能匠心独运地进行规划和建设,就会构筑出一部形象迥异的“文化史”和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既能折射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又会成为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如苏州,在老城区着意保存和修复了一大块青瓦白墙的江南式传统建筑;如丽江,就凭着大研古城的那么一大片纳西民居,居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平遥古城,还有王家大院,还有湘西的凤凰……
  
    我们这座城市的前身曾是古代卫城,历经明清时期的精心打造,城墙、街巷、庙宇、会馆、牌坊、宗祠,以及沿河石板街、临江吊脚楼群等古建筑蔚为大观,遂留下“小南京”的美誉。惜乎半个世纪的“改建开发”,已基本上使之夷毁殆尽。
  
    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直接印象来自其空间的感受,街道、建筑、交通、绿化等等,都是空间的分割和利用。而我们现在的城市建筑,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大路货”,无特色、无个性可言,谁见了都不满意。那么,现有的建筑该如何包装?今后的建筑将规范成何种风格?城市规划中城市建筑将如何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课题。湖南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把县城定位为“神州第一瑶城”,以盘王殿为主体,规划建设了吊脚楼长廊、盘王城、瑶寨、瑶池、上五堡瑶族民居、瑶族风情表演厅等等瑶味十足的文化建筑群,扶持发展瑶族歌舞艺术团体,扶持发展加工瑶家熟食、土特产、服饰的厂家,等等。尽管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种定位和思路是对头的。事实上,其规划和建筑已经涉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民族艺术、城域文化等诸多领域去了。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可否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呢?
  
    有人建议,趁着修建防洪堤和沿河街改造这个机会,沿河堤修建一溜长达数千米的吊脚楼群,建一条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仿古街,重现老卫城已经失去了的一系列古文化建筑和土家风物、风俗、风情、风貌。笔者以为这不失为一个可资考虑的方案。试想想,火站移址官黎坪,连接陵园路南北的观音桥成为游客必经的咽喉之地,蔚成规模和气候的吊脚楼群和仿古街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必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兴奋点和品牌。
  
    笔者给城市定位的这个主题口号,是一个偏正词组,之所以要在“山水生态旅游城”前面加上“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一定语,就是为了抓住个性和特色不放。
  
    (四)关于“生态”。
  
    城市规划中必须有城市生态规划这一章。笔者赋予城市定位中的“生态”一词,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绿化、园林化为标志的自然生态,让人一下飞机、火,就感觉到进入风景区了,与山上的峰林观光型生态旅游相映生辉,起到强化张家界旅游形象的效果;二是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在内的立体的生态系统,让市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游客的吃住行游购,无一不体现出“生态”的魅力。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