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城市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概况——农业(三)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三节 畜牧业

  湘西自治州境牧草资源丰富,全州有草山草坡105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4.6%,占湖南省草场面积的14.03%,人均近5亩。万亩连片的草场37处,面积960万亩。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49年以前,由于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畜疫流行,家畜家禽死亡率高,畜牧业发展缓慢。1949年,共有耕牛19.16万头,生猪43.6万头,山羊1.47万只,家禽99.39万羽。

  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区及各县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家禽保育防疫机构,组织、培训民间兽医开展畜禽免疫注射,使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50年代末,引进良种畜禽,建立畜禽繁育基地,兴建养猪、养鸡场和畜牧研究所,进行品种改良,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建立健全以“三包”(包防疫注射、包治疗、包赔偿)为主要内容的防疫体系,降低畜牧死亡率,促进畜牧水产业的发展。1959年,耕牛饲养量比1949年增长39.7%,生猪增长50.74%,山羊增长3.53倍,家禽增长1.05倍。60年代初期,由于连续自然灾害,耕牛、生猪等主要家畜下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水平,其后虽然采取恢复措施,畜牧业有所恢复,但涨幅不大,且不稳定。80年代起,各级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鼓励和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调动农民养畜养禽的积极性,使畜牧业得到持续发展。1995年,全州耕牛饲养量44.79万头,生猪214.1万头、山羊58.87万只,家禽720.15万羽。1996年后,全州畜牧业生产紧紧围绕“八七”扶贫攻坚这一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教为先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猪禽奶生产的同时,突出牛羊支柱产业开发。2000年,猪、牛、羊、禽饲养总量分别比1995年依次增长3.1%、15.5%、63.67%和42.79%,出栏(笼)依次增长17%、72.97%、118.46%和43.98%,肉类总产量增长22.91%,蛋品产量增长32.69%,畜牧业总产值增长18.2%。2001年以后,全州狠抓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应对人世这一目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新的措施,使全州畜牧业生产登上新的台阶。2005年,生猪饲养量240万头,出栏129.69万头;牛饲养量52.73万头,出栏7.81万头;山羊饲养量100.9万只,出栏46.86万只;家禽饲养量达926.37万羽,出笼544.44万羽;肉类总产量10.87万吨,蛋品9191吨,牛奶874吨,养殖业总产值13.72亿元(含渔业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9%。当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亿元,其中养殖业贡献0.6亿元,贡献率为35%。

  一、调整结构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山羊的开发,把养羊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九五”期间,成立了领导班子,组建湘西自治州山羊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批转了州畜牧水产局制定的养羊业发展规划,增加养羊业投入,1996-1997年,州、县市共投入3000多万元,重点建设50个规模乡镇和150多个规模村,1个国家级、1个省级秸秆氨化、种草养畜示范县,形成商品基地,年产出栏山羊24. 53万只,占全州山羊出栏总数的61.46%。基地建设,使养羊业连续4年保持在100万只以上,带动了农户的规模养殖。2005年,全州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2.3%,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全州草食牧业产值占养殖业总产值的33%,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

  二、种苗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到2005年,全州逐步建立健全了家畜三群一网(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及人工授精网点),即全州逐步形成州有原种场、县有扩繁场、乡镇有良种繁殖户的山羊繁殖体系。

  1998年底,州畜牧水产局与澳中贸易公司合资创办湘西自治州波尔山羊繁殖基地,修建种羊栏舍,从南非引进波尔羊胚胎,在载体母羊体中进行移植。2002年,州畜牧水产局投资,分别从广州、贵州引进波尔山羊原种,建立州波尔山羊原种场,购进本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示范。杂交羊初生重、日增重均比本地羊高1倍多,饲养1年可达40公斤左右,当年出栏,比本地山羊育肥时间缩短1年,杂交优势十分明显。2002年,州波尔山羊原种场引进繁殖波尔山羊200只、南江黄羊1000多只。泸溪县办起了麻溪口种羊场、龙山县和花垣县建立了南江黄羊繁殖基地,为州内外提供了大量山羊良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全州山羊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建设。

  1980年,建成州冷冻精液站。其职责是开展湘西黄牛的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至1988年,全州冷冻人工授精配种耕牛4.7662万头,生产杂交牛2.282万头。1998年秋,湘西黄牛品改点从18个扩大到96个。在州冷冻精液站安排指导下,全州有41.7%乡镇铺开牛的品改。2005年,全州设立牛冷配点59个,冷配牛1.6万胎次,受胎率达75%,而且牛的品种改良中杂交一代黄牛和水牛初生重比本地牛分别提高117%和80%,高代杂交牛增重达到1公斤以上,走在湖南省前例。2002年,吉首市畜牧水产局在社塘坡建立吉首市良种奶牛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养殖小区”的模式进行开发,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荷斯坦奶牛,每头平均日产鲜奶26公斤,比国内黑白花奶牛年产鲜奶量高出20倍。

  州、县市均建有种猪繁殖场和生猪品改点,建立以大约克为主的育种核心猪群,提高了生猪品质的产仔率、瘦肉率、屠宰率。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到2005年,全州农村人口平均出栏生猪0.6头,每头生猪盈利80~150元,仅生猪一项为农民人均增收60元。

  1987年,在原种畜场养鸡场内,建有种鸡场1个,多年来为州内提供海赛克斯鸡、长沙黄鸡、广西芦花鸡和广东新兴黄鸡等优质品种。到2005年,全州扶持发展孵化大户5户,对孵化大户购买孵化机按照农用机械补贴30%,对其用于孵化大户的贷款贴息3年。其中吉首市于2005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全年共孵出鸡鸭苗18万羽。

  三、种草圈养

  2001年7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下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1.8万亩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加快湘西自治州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湘西自治州优质牧草种子基地为龙头,带动全州种草养畜的兴起。同年11月,破土动工,投入建设。2002年,全面启动,凤凰、保靖、永顺、古丈、花垣等县利用良田良土种草蔚然成风。据统计,2002-2003年全州调进优质草种11万公斤,新增人工种植篁竹草、矮象草、偏穗牛鞭草、黑麦草等10多种优良牧草达12万亩,涌现出一批种草在300亩以上的大户。到2005年,全州共引进28个品种试验,引种效果好,并确定了25个示范,其中引进的苜蓿、木豆等蛋白质饲草填补了湘西自治州蛋白质牧草的空白,使全州山羊圈养技术得到很大提高,解决了牛、羊过冬问题。同时,建成州优质牧草500亩原种基地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凤凰等5县共1.8万亩扩繁基地。2003年10月,通过省级专家验收合格。草种基地建成后,年产各类牧草子5000吨,满足了州内对牧草种子的需求。种草圈养意义重大:一是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形势,改变既往草食牲畜传统放牧调养方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二是为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对于开展草食牲畜集约化规模养殖,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和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到2005年,全州共完成人工种草58.3万亩,共有牛羊养殖大户4853户,其中,养牛专业户1014户,养羊专业户3839户。花垣县雅桥乡养羊大户宁学文创办的“创世纪草食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种草200亩,养羊1000多只。在该公司带动下,该县雅桥乡、排吾乡山羊养殖热情高涨,其中雅桥乡建设养羊专业村13个,排吾乡7个,每村发展养羊户50户,户均饲养基础母羊20只,年饲养规模50只以上。龙山县在坡脚、靛房、贾坝、咱果等16个乡镇、67个村、150户进行种草养羊示范,投入资金450万元,效益良好。种草圈养已成为湘西自治州农村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四、退耕还草

  退耕还草是退耕还林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退耕还草的实施,退耕还林便失去保障;同时,退耕还草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2003年,在全州退耕还林的高潮中,永顺县在省、州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全年共完成人工种草9276亩,新增黄牛2140头、山羊3560只。退耕还草项目覆盖全县35个乡镇、82个行政村、308户农户。保靖县于2002-2004年,围栏改造天然草原3.8万亩,新建人工饲草料基地2万亩、草地检测管理监护中心1个。2004年10月底经省验收组顺利验收。这是省下达的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内38个村、2个场经济收入6084.4万元,比建成前净增25.46%;粮食产量967.49吨,比建成前净增14.94%;人均纯收入983. 25元,比建成前净增376.98元,增长62.18%;人均粮食377.8公斤,比建成前净增43.8公斤,增长14.9%;牛饲养量6421头,比建成前增长23. 96%;猪饲养量2.177万头,比建成前增长239.53%;养牛5头以上163户、共1263头,比建成前分别增加10.13%、25.8%;养羊20只以上888户、共5.8609万只,比建成前分别增加1.82倍、3.07倍。2004年,古丈县也开始实施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302万元,完成天然草原改良3万亩,天然草原围栏保护2.4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建成草地监理站1个。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带动力十分明显,使传统的散放散养游牧方式逐步向种草圈养模式发展过渡,养殖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五、养殖小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经济观念进一步改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和发展生产,合理配置资源,畜禽的饲养由小而全向相对集中发展,初步实现了畜牧业生产区域化科学布局。花垣、保靖饲养生猪在30万头以上,龙山、永顺饲养生猪在40万头以上;保靖县养羊成为全州的领头羊,达20万只以上;泸溪、古丈、花垣以养羊为主;永顺、凤凰以饲养肉牛为主,吉首以奶牛为主,这样的畜牧业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为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全州狠抓养殖小区和养殖协会的发展。至2005年,全州建立养殖小区20个,发展养殖协会38个。养殖小区成为州内畜牧业发展的支柱和样板,而养殖协会则能在管理运作上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贷款,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在产、供、销等方面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如保靖县水银乡,立足于本地山多田少、牧草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和山羊养殖发展基础好的优势,将发展山羊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组织成立山羊养殖协会,加大对养羊户的扶持,使全乡山羊养殖向规模化发展,成为州、县养殖基地之一,在县畜牧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科技兴牧,2005年人工种草面积达6000多亩,年末存栏山羊2.4万只,养殖大户全部实现了山羊圈养或半牧半舍饲养。通过品种改良,全乡山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以水银村、东坪村、昂洞村为中心的水银乡山羊养殖小区已粗具规模,小区内一个山头一片栏,幢幢栏舍羊满圈的景象随处可见,养羊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六、经营模式

  形式各异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见端倪,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2005年,全州共有养猪专业户1433户,户均养猪150头;养牛专业户1014户,户均养牛16头;养羊专业户3839户,户均养羊76只;养禽专业户1648户,户均养禽2000多羽。在此基础上,以武陵牧业集团为龙头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湘西黄牛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国营湘西自治州山羊公司与私营的山羊营销大户宁学文的公司联合+基地+农户的湘西山羊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保靖县水银乡山羊养殖协会+农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吉首市股份制金牛公司+奶牛示范基地+农户的奶牛产业经营模式等新型模式已经产生。这些经营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大市场、大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构成湘西自治州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多样性,推进了湘西自治州畜牧产业的升级。

  七、动物防疫

  改革开放以来,州、县市畜牧水产局设有畜牧科(站)、水产科(站)、家畜疫病防检站和种畜场、鱼苗鱼种场,乡镇设有兽医站0 2004年,全州所有乡镇都组建了乡镇动物防疫站,配备了651名专职动物防疫员,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州建立健全了州、县、乡、村四级疫情信息网络,确定8名县级疫情信息员、2392名乡村动物疫情观察报告员。2005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首次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全州上下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加强产地检疫和市场监督以及消毒灭源等工作,取得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目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免疫质量,增强畜体抗病力,大幅度减少畜禽发病死亡,保障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可为农户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