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城市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概况——工业(四)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四节  民族传统工业

  一、民族用品工业

  湘西自治州民族用品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盛唐时期,这里的人民就能用当地的植物染料蓝靛印染花布。五代时,这里的织锦曾经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然而,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民族用品生产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用品工业极为重视,把它纳入国家计划,供应原料,培养技术人才,组织生产。到20世纪80年代时,州境10县已有24个生产民族用品的工厂,产品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140种,基本上满足了各族人民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用品工业通过改革、改制、改造、改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渐优化,民族用品生产又有新的发展。

  民族五金制品是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上的必需品,吉首、凤凰、龙山、古丈等县市先后建起5个民族五金生产企业,生产三脚架、鼎锅、农式茶壶、铧犁、金银首饰等产品。吉首市民族五金厂是专门为少数民族妇女生产首饰的厂家。为了满足各少数民族妇女的需要,国家每年供应1万多两白银,制作项圈、手镯、耳环等银饰品。土家、苗家妇女买到称心如意的银饰品,无不春风满面,笑逐颜开。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的关心支持下,吉首市民族五金厂又建立金银饰品和酒餐具系列产品生产线,新增产值560万元,实现利税30万元。

  为了满足各族人民的服饰需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州境10县建立了6个民族工艺品厂和3个民族服装厂,专业生产土家族苗族人民需要的花带、花边、头巾、裹腰、丝绸织品、民族服装等。凤凰县民族工艺品厂是国家扶持建设起来的重点厂,该厂生产的民族丝帕、交织被面、什锦被面、软缎被面、丝绸织品,不仅满足了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的需要,还远销鄂、川、黔、滇等省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著名黄永玉设计、凤凰县民族工艺品厂生产的背袋,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受到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的欢迎。永顺县民族工艺品厂挖掘石染传统工艺,起用民间能工巧匠,恢复生产土家族的传统产品印花布、印花窗帘、印花被面、印花桌布、印花围巾、印花床檐帐檐等,1979年秋季广交会上,这个厂展出的印花桌布,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

  织锦是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产品,苗语叫苗族织锦为“首色首萨”,土家族语叫土家织锦为“西兰卡普”。龙山县苗市乡等土家族聚居区,使用织锦被面相当普遍。一床织锦被面可历数代而不变色。全国美协和湖南省美协会员、土家族艺人叶玉翠能编织近百种图案。1957年她编织的“西兰卡普”参加伦敦国际博览会展出,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一些工艺美术人员深入土寨苗乡调查研究,收集织锦实物、图案资料,并帮助花垣县民族工艺品厂组织生产。1982年在全省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这些被挖掘出来的民族织锦产品吸引了国内外观众,获得一等奖。

  为开发民族用品,2003年2月,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创办州毕果民族服饰研制中心。“毕果”分别取自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和苗族自称“果雄”第一个音节。该中心专业从事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舞台艺术服饰及中国古典服饰的研究设计制作营销。2005年10月,取得国家商标局“金毕果”商标注册。至2005年底,中心共生产民族服装等3万多套,除在州境销售外,还销往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及北京、广州、深圳、长沙、厦门等地。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族用品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用品生产长盛不衰。特别是在发展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热点地区,如凤凰古城、南长城、吉首德夯村、永顺芙蓉镇(王村)、龙山里耶镇等,金银饰品、民族服装、土家织锦、苗家花带、扎染、蜡染等民族用品,琳琅满目,游客赞赏不绝,竞相选购。

  一、轻纺工业

  湘西自治州境的各族人民,历来有酿酒、熬糖、造纸、碾米、纺纱、织布的传统,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传统手工业,没有传统轻工业。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建立工厂,发展卷烟、酿酒、造纸、制糖、纺织、塑料、制革、火柴、肥皂、食品、医药等轻纺工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些轻纺工业衰落了,有些轻纺工业腾飞了。淘汰劣势轻纺工业,发展优势轻纺工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实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纺织工业是这里建立最早、发展较快的产业,早在1952年就在产棉区大庸县建立远大织布厂,1958年又在永顺县建立5000纱锭的纺织厂。1982年州境10县有纺织企业15家,全是棉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传统纺织企业缺乏竞争能力,纷纷停产关厂。

  卷烟工业曾是州里财源工业。湘西自治州适宜种植烟草,尤以凤凰晾晒烟最享盛名。20世纪70年代初,龙山烟厂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很好。80年代初,凤凰雪茄烟厂建成投产,一举摘掉该县财政赤字县帽子,成为湖南省5个财政收入亿元县之一。桑植、永顺、吉首相续建设烟厂,泸溪也将陶瓷厂改产卷烟。吸烟有害健康,限烟势在必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烟厂纷纷关停。2005年,全州仅有吉首打叶复烤厂加工原烟。

  玻璃、陶瓷、造纸、人造板工业,也曾形成一定规模。凤凰、吉首、永顺3县玻璃厂投产不久即关厂停产。吉首造纸厂黑液污染严重,被迫停产。土陶土瓷已成夕阳工业,无法继续维持。龙山紫砂陶器厂虽已停产关厂,但紫砂陶土资源仍在,仍有发展前途。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以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为主要内容的三板工业,曾在一些县市建厂生产,但因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未能取得好的效益,纷纷停产。传统轻纺工业纷纷倒闭,新兴轻纺工业正在兴起。

  三、化学工业

  山区人民早有炼磺、熬硝、造火药、打猎除害的传统。1952年建立的桑植砂坝硫黄矿,是州境最早的化工厂。该矿因艰苦奋斗、勤俭办矿,多次评为全州先进企业。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桐油、染料、硫酸、磷肥工业。湘西自治州磷矿、硫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品位较高,泸溪浦市化工总厂、州洗溪磷矿依托优势资源,建厂生产磷矿石、硫酸、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黄磷、磷酸等磷化工产品,内销全国,外销世界,以其骄人业绩,多次获得化学工业部奖励。现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处于停产、破产困境。1979年龙山氮肥厂开工建设,随后掀起“县县建设氮肥厂”的高潮。20世纪70年代,州境10县建了9个氮肥厂,由于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的半途而废,成了下马工程;有的刚投产即停产,成了摆设工程;有的长期亏损,成了沉重负担,最后全部关停。进入新世纪后,泸溪浦市化肥厂另辟蹊径,采用新技术生产磷酸氢钙等新产品,成为化学工业的后起之秀。生物制药、香料、香精等精细化学工业则成蓬勃发展之势。

  四、冶金机械电子工业

  州境10县,原有烧炭炼铁,生产农具、家具的传统。1952年建立的桑植利泌溪铁厂、永顺龙家寨铁器厂,是这里发展冶金机械工业的开始。

  冶金工业首推黑色冶金工业。州境铁矿资源较多,但品位不高,大庸大米界铁矿品位较高,但蕴藏量不大。小规模木炭炼铁,可以炼出优质铁,生产出优质农具,畅销湘西北各地。

  1958年大炼钢铁,州境10县上马劳力37万人,干部1.6万人,不到半年,建成铁厂190个、小高炉2500座。没有耐火砖,就用黏土砖筑炉;没有富铁矿,就用含铁砂岩顶替;没有低硫冶金焦炭,就毁林烧炭炼铁;没有汽运输,就靠肩挑背负;没有鼓风机,就用手拉风箱;完不成任务,就大放钢铁卫星。年底完成生铁1857吨,钢1540吨。当然是一些无用废铁和“无形卫星”。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钢铁工业首当其冲,连久负盛名的利泌溪铁厂也一并关闭。

  20世纪70年代,钢铁工业再次上马,先后在桑植、永顺、龙山三县建立三个小铁厂,还筹资建设“小钢联”。5年生产生铁7338吨,烧掉174万立方米的硬杂木炭,林业损失无法估计,铁厂直接亏损862万元,最后全部下马。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大办钢铁为主发展湘西自治州冶金工业中出现的几次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于80年代以花垣锰矿成立,凤凰、龙山铅锌矿的扩改为标志,转向开发利用锰、铅锌、铝为主发展州内冶金工业。首先从花垣锰矿的电解金属锰开始,使之成为湘西自治州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同时也成为国家电解金属锰重要生产基地。然后全州铅锌工业也于1984年得到国家有色总局的扶植,创造了近10年的好效益。再次,湘西自治州的铝土矿通过探明铝矿的储藏量也居湖南之首,于80年代末,兴建泸溪铝厂,得到上级各有关部门和国家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扶贫支持,使电解铝工程从兴建到竣工,完成投资1085.5万元,于1989年10月1日一次性投产成功,向国庆40周年献了厚礼,填补了湘西自治州铝工业的空白,同时使泸溪铝厂率先跨入湖南省百强企业。1990年中期,该厂成为湘西自治州产值过亿元,创税过千万的重点企业,其综合能力达到国家中型一级企业标准。

  “八五”期间,在大力发展利用本州优势矿产资源,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在市场机制、效益作用的驱动下,全州各行各业涉足冶金工业,开发冶金产品,带来了空前未有的锰热、铅锌热和铝镁热,致使全州冶金工业得到飞跃发展。这种发展势头方兴未艾,正展示了冶金工业在湘西自治州作为支柱产业的雄姿。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1954年长沙市的私营启新、大中机械厂西迁吉首,带来一些机器设备和技术工人,以此为基础建立吉道通用机械厂,生产床、刨床、钻床、煤气机,简称“三床一机”,用以武装州境10县机械工业。此后,全州各县相继建立农业机械厂。20世纪60年代各机械厂以生产打稻机、抽水机、卧式液压榨油机为主。70年代,州机床厂开发生产超精度液压元件变量泵、刨花板热压机、脉冲式除尘器等,产品的通用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吉首市农机厂生产的单吸多级分段离心泵,体积小、重量轻、扬程高,造型美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山区抗旱夺丰收的重要设备。泸溪县农机厂生产的400-1型三分离米机,性能良好,价格低廉,行销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此时“小农机”遍地开花,1982年全州10县有机械厂173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里的机械制造工业缺乏竞争能力。吉首机床厂走过50年历程后,也在2004年依法宣告破产。当然一些小型农机具仍在组织生产。与此相反,汽修配、农机修配、家用电器修配工业,却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电子工业,这里一度有所发展。20世纪70年代,吉首、永顺相继建立2个无线电厂,能够生产几十种电子产品和元器件,州无线电厂与冶金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冶金部武汉安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密切配合,试制生产了十段冲击波测试仪、十段爆速仪等电子仪器,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十段爆速仪荣获四机部科学技术成果奖。这些产品广泛用于矿山、地质、水文、气象等部门,受到用户好评。永顺无线电厂生产的6个品种、175种规格的整流二极管,七项技术质量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受到四机部的嘉奖。90年代,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更新换代更快,永顺无线电厂产品滞销,企业连续3年亏损,被迫全面停产。州无线电厂于1991年取得低压开关柜生产许可证,1995年又获得国家能源部、机电部联合颁发的高压开关柜生产许可证。20世纪末,国家对城乡电网进行整顿改造,经全厂职工努力,州无线电厂的高低压开关柜被纳入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发布的《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设备产品及生产企业推荐目录》,2000年生产电气产品5319台,取得较好成绩。进入新世纪后却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2003年9月,因为扭亏无望,依法破产。

  五、建筑材料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与城乡基本建设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湘西自治州的基本建设蓬勃发展,从而带动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州境10县还停留在“秦砖汉瓦”时代。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首府设在吉首县所里(今吉首)。这里原是人不满千的小镇,一朝成为区府,城市建设必须跟上。吉首砖瓦厂应运而生,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基本满足了城市建设对砖瓦石灰的需要。该厂成为州境10县第一个建筑材料厂。以后各县相继建立砖瓦厂。1961年,青砖产量2511万块,青瓦产量1893万匹。

  1978年,湘西自治州研制成功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并正式投入使用,从而取代了几千年来的“秦砖汉瓦”,成为建房筑屋的主要材料,并逐步淘汰了黏土砖生产厂,在经济上取得了比黏土砖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在全州建筑市场得到全面推广使用。

  1969年,龙山县水泥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水泥1014吨,结束州境10县没有“洋灰”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各县大办“小水泥”,县县有了水泥厂。1980年生产水泥13.7232万吨,10年间水泥产量增长137倍。以后,各水泥厂加强技术改造,将土立窑改建成机立窑或旋转窑,将小磨机改成大磨机,产量成倍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古丈水泥厂年产水泥4.4万吨,一度位居各县水泥厂之首。1998年花垣县水泥厂筹资480万元,进行生产线改造,1999年竣工投产,生产规模由原来的4.4万吨增至8.8万吨,荣获“湖南水泥企业质量五十强”之一的称号。2005年,州境8县市共有水泥生产及水泥制品加工企业15家,水泥产量突破50万吨,同时推广散装水泥8.2万吨,水泥散装率达到15.3%。湘西自治州碳酸钙矿石蕴藏量丰富,品位高,水泥销售市场广阔,水泥生产潜力大。

  六、森林工业

  州境8县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明清采伐楠木成为当时下贡上赐的主要载体。清朝、民国时期,伐木、放排,则成了林区人民谋生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森林工业一度占据重要地位。1955年12月,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设立森工局吉首分局,专抓森林工业。“一五”计划时期,木材产量逐年上升,1952年州境
10县木材产量7345立方米,1953年增至1.0514万立方米,1957年增至13.4903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17.4倍,从此居高不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森林采伐的高峰时期。1961-1980年,州境10县共计生产木材306.8万立方米,最低的1961年为5.5977万立方米,最高的1978年为18.8829万立方米,每年平均生产木材15.38万立方米。有的县、市、乡、村、组全靠伐木收入组织生产,维持生活,称为“木头财政”。发展森林工业、资源浪费惊人。进行森林采伐时,只要松、杉建筑材料,许多珍贵杂木丢弃了;截成原木时,蔸、梢、枝、杈锯掉了;粗加工成板方材时,断头梢尾去掉了;精加工成木器产品时,刨花、木屑成了垃圾,木材利用率仅约2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湘西自治州木材经营主要以中原木为主,甚至连最简单的锯解加工都很少,致使木材产品附加值极低,经受不了市场的冲击。

  龙山、古丈曾经建立人造板厂3家,保靖县曾经建立松脂厂,吉首地区曾经建立栲胶厂,吉首、永顺有林业运输队,这些企业在当时曾为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后因国家“抓大放小”等政策及国内外大气候影响,这些企业都先后亏损甚至走向破产倒闭。21世纪后,民营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05年底,湘西自治州有松脂厂2家、细木工板厂2家、模板厂1家、竹木工艺品厂1家、木地板厂2家、森林食品、香精、香料及植物油加工厂数家。大量的加工剩余物及次小薪材都被综合利用,如刨花、木屑等大多用来制作木炭,木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国家建设需要木材,林区用材林也需要采伐,森林工业在适当休整后肯定是要向前发展的。森林工业与生态林业已构成现代林业的“一鸟二翼”,发达的森林工业可有效地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现代林业也离不开发达的森林工业。森林工业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而是立足于“高科技、高附加值”,侧重于木材的综合利用,只是采伐量绝对不能大于生长量,以便青山长在,永续利用。充分利用森林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发展“三板”工业和酒精工业,提高木材利用率;充分利用林副产品,发展林化工业,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森林工业是有潜力可挖,是有发展前途的。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