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第六节 经济开发区
建设经济开发区是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集聚产业的重要平台。发展经济开发区经济就是发展州域经济。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创新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成建制推进,公司化运作,搞好土地储备和优势重点项目人区,使经济开发区成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节约的载体,成为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湘西自治州经上级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湖南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湖南吉首经济开发区、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
一、湖南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
湖南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其前身为湘西吉凤工业园),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交界处,是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设立的经济开发区,2005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组织的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联合审核,2006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同年7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示核准、湖南省编委下文,正式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湖南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1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凤凰县竿子坪乡木林坪村、牯牛坪村、湾溪村和吉首市乾州办事处兴隆村、双河村等9个村,人口5000多人。交通十分便利。
吉凤经济开发区以发展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一类工业为主,有选择地引进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二类工业,严禁三类工业进入。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等。开发区立足州内优势资源,积极引进州外深加工项目、绿色生态项目和科技发展项目;引导支持州内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入区发展壮大;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
吉凤经济开发区以产业定位为基础,划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以吉凤工业大道为轴线的道路两厢区域和长潭路以南的工业区;二是吉风路以东、学院路以北,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的文教居住区;三是以吉凤路为轴线,长潭路以北、万溶江和湾溪河交汇区域为核心的行政商务区。
开发区坚持走绿色生态建设之路,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保护河流和地下水质。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制,规划建设完善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对所有污水全部实施有效管理,实现达标排放。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开发区南北各保留一座自然山体,规划建设木林坪和三炮台两个公园。开发区三面环山,林木葱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万溶江、湾溪河穿区而过,沿河两岸拟建风光带,草地护坡,树木护堤,绿水青山,相映如画。在万溶江以东,依山傍水,规划建设现代别墅区。
开发区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八年建成型”的发展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投融资三大重点工作,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计划到2007年,完成主要道路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2012年,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第二产业发达,第三产业繁荣,经济社会和谐,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城区。
到2005年,开发区已完成投资4.41亿元,基本建成吉凤路、吉凤发展大道(长潭路)两条主干道,吉凤工业大道、吉凤建设大道、吉凤开发大道、吉风创业大道等4条主次干道正在建设之中,主干道的排水管网基本完工,其他配套设施正在施工建设。已有13个项目进入开发区,其中宏成制药公司已经建成投产,有5个项目正在修建厂房,其余7个项目正在选址征地。开发区在吉凤发展大道(长潭路)与吉凤工业大道(209国道)交汇区域,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开发区得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部门支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发前景无限光明。
二、湖南吉首经济开发区
“开发乾州新区,再造一个吉首”,是吉首市应对国家西部开发,加快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湘西自治州实施西部开发的重要平台。2000年3月28日,开发区破土动工。2001年3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吉首市乾州经济开发区.2006年2月,更名为湖南吉首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内设管委会和城市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分别履行行政管理、开发区建设及融资职责。
吉首经济开发区位于吉首市南端乾州境内,西起仙镇营,东至小庄村,北自雅溪村,南到吉凤交界处,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南距贵州铜仁大兴机场85公里,北距张家界国际机场150公里。209国道穿城而过,横贯南北,在建的常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吉怀高速公路和枝柳铁路在开发区通过,交通便利快捷。
吉首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以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绿色产品加工和旅游业六大功能为主导,集其他相关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建筑的风格基调为民族特色与现代色彩相互交融,规划强调“以人为本”的特点。规划按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即行政中心区、南区、东区和古城区。
截至2005年底,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亿元。开工城市建设道路近40公里,其中行政办公区一纵五横全长6.38公里城市道路、南区二纵三横全长9.98公里城市道路、东区8.3公里城市道路及桥梁已建成通车。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场处理工程、环城生态圈及供水、防洪、电力、通讯、广电等基础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配套建设。二是工业入园项目建设投入6.35亿元。雅溪工业园、吉庄工业园基本形成,入园在建工业项目2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0亿元。鹤盛原烟公司技改扩建工程、湘泉制药公司新药项目、老爹公司猕猴桃深加工项目、闻得福公司乳业建设项目、华立制药公司青蒿素扩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2005年,14个项目部分生产线竣工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1亿元。预计工业园区28个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4.5亿元以上。三是商贸房产项目人园50多个,完成投资2.65亿元。吉首市党政机关和绝大部分市直单位已顺利迁建吉首经济开发区,部分州直单位也已迁入,商贸、房产市场开发日趋火暴,一幢幢具有现代气息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小楼点缀新城。
2005年,吉首经济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6亿元,工业增加值2.05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459亿元,企业实现利税2.75亿元,其中税收3160万元。
三、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
湘西猛洞河旅游经济开发区200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4年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时将其与湘西猛洞河生态经济开发区合并更名为湘西猛洞河旅游生态开发区,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命名为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该区位于永顺县王村镇,首期规划3平方公里。
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张家界至吉首二级公路、枝柳铁路与酉水河在此交汇,距猛洞河火车站8公里、张家界85公里、吉首66公里。二是旅游资源丰厚(见本书第九章)。2005年猛洞河旅游共接待游客71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三是投资环境优越。具有国家西部开发和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大优惠环境,且开发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凡在开发区投资项目,一律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全程代办服务”,享受“低价、低税、免费、控查”等特殊优惠。
开发区以旅游为核心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服务、旅游商品加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突出绿色生态和土家族民族文化。拟建公共设施服务、旅游接待、商贸、居住、产业加工等五大功能区。按照“产业聚集、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集中引导各种资金投向园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兴旺、辐射功能强、人口达到5万—8万人的新型城镇。
为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发展,开发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并按照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组建了国有独资性质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至2005年底,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元。其中投资2000万元,长880米、宽34米的湘潭大道已经竣工通车;投资5000万元,日供水量2万吨的日援贷款项目王村自来水厂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投资2500万元的日援贷款项目王村农贸市场完成工程主体框架;投资3000万元的芙蓉镇民族旅游商品大市场破土动工;投资3000万元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芙蓉大道即将完工。招商引资初见成效,猛洞河旅游汽车站、中国土家源、王村行政中心、中石油王村加油站、中石化芙蓉镇加油站等项目进入选址、可研等前期工作阶段。银行融资方面,进入国家开发银行第四轮金融合作开发圈子,第一期贷款7000万元已经签订贷款合同,正在分期投入使用。企业入园方面,湖南本草制药、湘西奥瑞克、永顺方解石厂、永顺复合肥厂等已落户区内。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逐渐成为湘西开发的投资热土。
四、工业经济开发小区
自2003年开始,湘西自治州花垣、保靖、泸溪、古丈等县相继建立一批工业经济开发小区。
花垣城南新区是集商住、办公、工业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开发区。东方锰业集团无硒高纯电解锰、湘辉公司青蒿素生产线、振兴公司微细球型铝粉生产线等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开发区落户,完成投资1.96亿元,每年新增产值2.6亿元。城北新区开发,在狮子桥、望城一带,新上四氯化三锰生产线项目,引资建设望城金属镁厂,新增翠云山发电机组一台。在团结镇,则依托铅锌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铅锌矿采、冶炼企业,至2005年已有包括太丰集团在内的民营企业21家,年创产值1.4亿元。2004年,花垣县在全国县域经济提速最快的100个县市中名列第27位,是湖南省惟一一个榜上有名的县。
保靖县在县城扩容改造、碗米坡水电站建成发电、镁矿、紫砂陶土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形成钟灵山、毛沟、复兴、碗米坡等经济开发区。迁陵开发区的喜阳集团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之一。毛沟开发区的龙头企业金石公司年创生产总值2.3亿元,年创利税1800万元,为保靖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复兴开发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区工业产值2.58亿元,实现利税2600万元。碗米坡大型水电站的建成投产,在其周围相应建立了一批工业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开发区。
泸溪县在完成“一长廊三小区”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岩头河的新型工业示范区的建设,金天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成长壮大,成为颇有名气的高科技企业。
2005年,湘西自治州有工业经济开发区(小区)29个,入区企业262户,入区项目300个,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2.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占全州工业销售收入的24%;上缴入库税金1.72亿元,占全州财税总收入的14%。湘西自治州工业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将改变全州工业散、小、差的落后布局状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发展产业链,为工业集群发展创建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