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最受欢迎的旅游网站!
  • 全站
  • 线路
  • 景点
  • 酒店
张家界旅游导游网 官方网>>城市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概况——贸易(一)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www.33519.com 编辑:33519.com
张家界导游网 公众微信号

  第八章 贸  易

  湘西自治州的贸易,包括国内贸易、民族贸易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每项贸易都有鲜明特点,都有显著成就。第一节国内贸易

  一、传统集市贸易

  湘西自治州的贸易起源于集市贸易。“逢人问墟市,计日买薪蔬”。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传统集市贸易。人们通过圩场赶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里的圩场有多种形式,一般位于陆路枢纽之地的叫“旱道场”,位于沅、澧、酉、武四水沿岸码头的叫“水路场”。按赶场日期分,有三五日的定期场,也有毗邻地区交错场期的插花集,还有日日有商贩摆摊、天天有客商买货的固定集市。泸溪浦市、花垣茶洞与麻粟场、凤凰阿拉营、保靖复兴场、永顺王村、龙山里耶与召市等,皆是有名的集市圩场,来此赶集者,多达数万人,少亦数千人,对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商品流通起着重要作用。

  在集市贸易中,牛市、马市、猪市是独具特色的专业集市,其中牛马交易别开生面。据《永绥厅志》记载:“牛马以拳数多少定价,不论老少,以木棍比放鞍处,从地数起,高至十三拳者为大,齿少拳多价昂;反是者为劣,统日比马。”武陵山区黄牛、黑猪、白山羊,质量优良,销路极广。到这里买牛的,近有湖南省内的常德、益阳、长沙、湘潭、娄底、邵阳等地区,外有湖北、四川、贵州、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等省。10年“文化大革命”中,“赶社会主义大集”,“割资本主义尾巴”,原有71处牛市全部关闭,猪牛贸易只能交收购站,不能上市出售,畜牧生产急剧下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放开政策,搞活经济,传统集贸市场迅速恢复。到1982年时,71处牛市全部恢复,当年成交耕牛5万头。175处猪市全部恢复,3年成交生猪131万头。1995年州境8县市共新建、改建、扩建城乡集贸市场171个,人市商店1.579万户,当年个体私营商业营业额10.7835亿元,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2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私营工商企业发展更快,效果更好。到2000年底,经州、县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市场182个;有私营工商企业1057户,从业人员1.7074万人,注册资本4.8191亿元;个体工商户11.5972万户,从业人员21万人,注册资金5.3199亿元;集贸市场成交总额29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 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工商业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私营企业发展到1965户,雇工人数3.1834万人。

  二、国营集体商业

  抗战时期,沿海各省相继沦陷,外地客商纷纷内迁,浦市、王村、里耶、茶洞等地成了重要商埠,民间贸易十分发达。随后内战爆发,兵连祸结,客商外流,市场萧条,曾经出现“斗米斤盐”的困难局面,严重影响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州境各县人民政府迅速建立国营贸易公司,组织大批食盐、布匹和日用百货供应城乡市场,满足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迅速建立供销合作社,组织供应农具、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支援农业生产。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55年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从1958-1978年,基本上是国营、集体商业的一统天下。1958年州境10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8418万元,1978年为2.4702亿元,20年仅增长1.93倍。

  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切按计划生产,一切凭票证供应,物资长期紧缺,发展速度不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湘西自治州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注意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以商品生产者姿态出现的专业户、重点户不断增多,开始从事长途贩运。1983年2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吉首视察,对此加以肯定,说是“两工加一长,不愁钱和粮”,农村集市贸易和长途贩运更加活跃。商业供销部门开始推广农业改革经验,“包”字进城,“包”字进店,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承包经营。多种农工商、林工商、牧工商等产供销一条龙的联营组织陆续出现,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州境10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9.1043亿元,10年增长2.68倍。

  1992年9月,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国有资产实行保值增值的经济实体。商业供销企业经过改革、改制、改造,彻底打破了国营、集体商业的一统天下,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的流通格局。1995年州境8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22.3874亿元,比1992年增长1倍以上,其中国有、集体商业零售额为7. 5449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 5%。

  1996年以来,商业供销部门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抓大放小。“抓大”,就是组建湖南喜阳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闻得福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放小”,就是加速商贸企业的民营化过程。到1999年底止,全州285户独立核算的国有商业企业,除少数承担专营任务企业外,有257户采取不同形式的改革改制,改制面达90.2%,初步形成企业经营资产、个人经营商品的民营化新格局。2000年州境8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34亿元,其中国有、集体商业零售额所占比重降至14.7%。

  2004年,以超市、便利店、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流通业逐步成长,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快,以市场商业网点改建和改造为主的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商业网点规模进一步扩大,设施进一步完善,档次进一步提高,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有10户州属国有商业企业纳入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安置的工作范围。当年州境8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 78亿元,其中城市29.89亿元,县及县以下16.89亿元。全州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商贸企业改革改制迎难而上,流通领域体制不断创新。

  2004年11月,组建湘西自治州商务局,主管全州招商引资、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工作,负责管理粮油业、酒类产销、商业行业管理、物资行业管理工作,协调盐业、烟草、石油贸易工作,整个商务工作又有新的发展。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是“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

  三、专业流通渠道

  粮油购销1953年州境10县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开始对粮食、食用油实行统购统销,这对于当时保障供给,支持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一五”计划头4年全州共向农民统购粮食2. 1579亿斤。政府实行少购多销政策,农民留用粮食逐年增加,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积极性。198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湘西自治州贫困县一律免征农业税5年,取消对农民的统派购任务,粮油购销开始走向市场。“九五”计划期间,深化粮油流通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将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宏观调控,保障了社会的有效供求。5年间,州境8县市粮食年均产量83.654万吨,首次突破80万吨大关。5年累计收购粮食(稻谷)31.856万吨,销售29.714万吨,实现了州内粮食产需平衡。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强宏观调控,规范粮食经营,建立州县市粮食储备,保障地区粮食安全,保持州内社会稳定。

  物资经营计划经济时期,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资,由计划部门分配,物资部门经销,物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形成和完善。“九五”期间,州物资集团总公司充分利用湘、鄂、川、黔边区物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一手抓住大厂,一手抓住市场,广泛开展联营联销,先后兴建州金属材料、机电设备、轻化建材3个综合市场,一方面立足本地培育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挂牌子,铺摊子,抢位子;另一方面跳出湘西,走向全国,在北京、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增设窗口12个,与生产厂家建立经营联合体8个,年销售收入达1.726亿元,其中销往四省边区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后加强物资行业管理,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政策,引导本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竞争秩序,促进了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

  石油经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石油分公司,2005年有国家二级油库1座(乾州油库),油库总容量1.71万立方米;全州系统内在营加油站63座。自1988年上划中石化管理以后,湘西自治州石油分公司的成品油调运工作逐步由自主采购转为由上级公司统一配置(县级油库全部关闭),资源调运具有进货炼厂分散,运输距离较远,进货时间较长的特点。2005年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湖南省系统内实行物流一级管理,全州系统内的加油站资源完全实现由省公司物流中心统一配置,经营工作也逐步由省市二级管理转为省公司一级管理。根据湘西自治州实际情况,湘西自治州石油分公司按照“调销并重、限批保零”的方针,不断强化加油站规范管理,积极推广加油IC卡,全方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湘西自治州经济建设加油。“十五”期间,共调进各类成品油56.1119万吨,销售各类成品油54.7119万吨。2005年成品油经营量稳步扩大至12.35万吨。

  烟草专卖1984年湘西自治州正式设置烟草专卖局,实行烟草专卖。“九五”计划期间,州境8县市累计种烟106万亩,收购烤烟8.1592万吨,晒烟4645吨;累计销售烤烟6.7446万吨,晒烟4035吨;累计购进卷烟57.094万箱,销售卷烟56.0151万箱。“十五”计划期间,州烟草公司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扭亏增盈为重点,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突出抓好规范经营,加强内部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02年州境8县市共实现商品销售额8.34亿元,实现利税8117万元,消化历年亏挂账1500万元,全州8个经营单位当年实现家家盈利。2005年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销售收入11.11亿元,同比上升24.44%;实现毛利1.52亿元,同比上升10.48%。通过进一步加大生产投入和科技兴烟力度,烟草量
明显提高,等级结构得到优化。2005年全州烟区农户种烟收入3.2515亿元,实现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4798万元,并与长沙常德等大烟厂建立了比较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烟草销售市场看好,基本做到烟农、政府、烟厂、公司“四满意”。

  医药商业医药企业,担负着全州260万人民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灾情疫情的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备、供应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药品批发企业于2000年后相继破产重组。2005年,全州有药品批发企业8家,零售企业432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22家,零售企业101家,生产企业3家。

  食盐专营湘西自治州盐务管理局、盐业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切实加强食盐专营工作,抓好运销管理,确保合格碘盐供应。湘西盐业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加碘食盐的供应工作,并把提高加碘食盐质量作为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的有效措施,严格把好“购、调、销”三关。2005年共销售食盐1.5868万吨,碘盐合格率为100%,全州食盐市场碘盐覆盖率达到100%。

  蔬菜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湘西自治州的蔬菜生产、销售发展很快。2000年州境8县市建设城镇专业蔬菜基地1.22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1.52万亩,当年蔬菜上市总量为15.71万吨,大批精细菜、反季菜、特色菜上市销售,丰富了城镇人民的菜篮子,充实了众多菜农的钱袋子,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生活需要。2005年,全州商品菜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总产量46.55万吨,产值5.4亿元。申报并经省评审认定的获证无公害产地17.9万亩。有吉首隆华牌生姜、花垣边城线椒、泸溪玻璃椒、古丈神土地辣椒和粉丝、保靖彭文辣椒、龙山大头菜等7个蔬菜产品获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挂牌设立18个放心菜销售专区。蔬菜质量监督体系和信息体系基本建立,全州蔬菜抽检合格率达96.3%,没有发生食菜中毒事故。开辟了12个省外销售窗口,发展订单蔬菜4.5万亩,蔬菜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蔬菜产业化经营势头日益强劲。



  你还可以电话+微信咨询专业导游:姜怡13787445888。

分享到:

  有关本文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 打印
  • 收藏
  • 复制链接
新手指南
网站订购流程
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如何预订/付款
可以刷卡吗
可以先旅游 后付款吗
怎么进行网上支付
提前多长时间报名好
服务承诺
价格真实、透明、有效
有房保证
低价承诺
合同签署与保险
需加购人身意外险吗?
没到前怎么签合同
团费中已含保险吗?
如何签署旅游合同?
旅游接待服务
能代订长途汽车票吗?
24小时热线:
0744-836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