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第二节
公卿武圣 毅勇功臣
民国元勋——黄兴
黄兴(1874-1916),辛亥革命领袖,字克强,善化(今属长沙)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1898年进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02年留学日本,曾组织拒俄义勇队。次年回国,在长沙与宋教仁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904年筹划长沙起义失败,亡命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任庶务。1907年起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领导武汉保卫战。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3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逃亡日本,后去美国,并从事反袁斗争。护国战争爆发后回国,旋于1916年10月病逝于上海。次年4月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行世。
同盟会宣传家——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年),湖南新化县人。1903年3月,29岁的陈天华作为官费留学生前往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1903年底,与黄兴组织华兴会革命团体。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事败后,再去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1905年,参加孙中山发起的同盟会,并参与制定((军政府宣言》、《革命方略》等文件。1905年1 1月,与清政府暗中勾结的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项“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陈天华忧时感事,决心以死来警醒国人。12月7日,留下《绝命辞》后,于次日清晨,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殉国,时年31岁。
护国运动第一人——蔡锷
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近代军事家,政治家。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孙中山寄赠挽联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以班超、马援这两个历史名将作比喻,高度赞颂了这位热诚爱国、叱咤风云的青年军事家。
民国维宪第一人——宋教仁
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初期领导人。1905年参与发起组织同盟会。1911年参与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为总务干事。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院长,后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8月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国民党获国会多数席位后,企图成立政党内阁,以限制袁世凯专权,从而为袁所不容。同年3月,在上海车站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中国同盟会为革命捐躯的第一人——刘道一
刘道一 (1884-1906),湖南衡山人。早年就读于湘潭美国教会学校。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长沙参加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不久留学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留日期间,曾和秋瑾等秘密组成革命团体“十人会”,又参与冯自由等在横宾所组的“三点会”,任“草鞋” (即将军)。1905年7月,同盟会成立,担任书记、干事等职。1906年秋回国,他在长沙被清廷逮捕,于12月31日在长沙浏阳门外壮烈牺牲。他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位烈士。中华民国成立后,经孙中山批准,供祀刘道一于大汉忠烈祠。
湖南第一位民国总理——熊希龄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民国2年(1913年)8月任国务总理,他在政治上,旨在贯彻资产阶级法治精神,建立起“真正共和国”;在经济上提出一系列改善财政,繁荣经济的计划和基本法令。民国6年,夏秋之际,京津一带水灾严重,为收养被遗弃儿童,倡议在北京设立慈幼局。后将香山静宜圆改建为慈幼院,以收养、教育流浪贫苦儿童。此外,他还以社会名流身份从事和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旷代逸才——杨度
杨度,近代君主立宪派首领。清末长沙府湘潭人。光绪举人。早年留学日本。1904年联络湘、鄂、粤3省留日学生,开展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1907年为长沙华昌炼锑公司筹措资金16万两。同年主编《中国新报》,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投靠袁世凯,发起成立筹安会,策划复辟帝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逐渐觉醒,倾向孙中山。晚年移居上海,参加中国互济会等进步团体。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坛上是王阎运门生,有“旷代逸才”之誉。诗文朴实,平易近人。有《杨度集》行世。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唐群英
唐群英(1871-1937),湖南省衡山县人,早期女权运动领袖。1904年,她冲破封建桎梏,东渡日本求学,先就读于青山实践女校,后转入高等学校师范科,并任留日女学生会书记、会长。1905年,加入黄兴、孙中山组建的华兴会、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第一个女会员。她撰诗言志:“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1908年春,她受孙中山委托,从日本回到长沙,与在长沙的同盟会会员密商革命。1910年2月,黄兴策动新军起义失败。她再次东渡日本,并于次年4月创办《留日女学生会杂志》宣传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前,她再次从日本归国,为革命奔波,在上海组织女子后援会,在湖北组织女子北伐队,被推为队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她作为女界协赞会的代表,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接见,并被誉为”巾帼英雄”、”巾帼妇女运动先驱”,荣获二等嘉禾勋章。
中国现代著名的政论家——章士钊
章士钊(1882 -1973),字行严,号孤桐,湖南长沙人。清代秀才,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他青年时期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入南京陆师学堂。后来退学到上海,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主办的爱国学社,提倡走出书斋、身体力行的救国主张,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主持《苏报》起,章士钊先生便高举爱国旗帜,投身于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苏报》被清政府查封后,又与杨守仁蔡元培、蔡锷等人在上海组织爱国协会,准备刺杀清政府要员。辛亥革命后曾历任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在段祺瑞执政府中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曾任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律师等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章士钊先生在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政治倾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1949年为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章士钊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政论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是一位经历和思想都十分丰富而又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
蒋翊武(1884-1913),字伯夔,湖南省澧州(今湖南澧县)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1904年秋,协助宋教仁集结革命力量,谋响应长沙起义。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助杨卓霖创力《竞业旬报》,鼓吹革命。1909年秋,至武昌,先后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振武学社。1911年1月,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被举为社长。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召开联合大会,被推为军事总指挥。1912年6月,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增强革命力量,将文学社并入同盟会。嗣任国民党参议、汉口交通部部长。袁命其为军事顾问,授勋二位、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他坚辞不受。12月,主办《民心报》,“扬孙黄,抑袁黎”。1913年“宋案”发,7月,回湖南参加“二次革命”,任鄂豫招抚使,驻防岳阳,欲取荆襄,捣武汉,进窥河南。失败后,遭通缉。8月29日南行至广西全州府兴安县境,为巡防统领秦步衢所捕,械送桂林。黎元洪闻讯,即电袁世凯请予“迅诛”,袁遂命广西都督陆荣廷“就地枪决”。9月9日,作《遗书》及《绝命诗》四首,英勇就义于桂林丽泽门外。1916年,归葬长沙岳麓山。1921年,孙中山督师桂林,亲往凭吊并立碑纪念,题书“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