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洪江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沅水两岸。从事木材编扎的工人,在作业中创造了许多悦耳动听的劳动歌谣。如拖排、划船、收缆、倒簧、拉木、推车和船潭等号子。经过整理改编总称《沅水号子》,唱出了木排工人团结协作,鼓劲加油的劳动心声。
1958年,洪江贮木场工人米仁早先生,经过层层选拔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民歌大赛,他唱的那首高亢、嘹亮、圆润、铿锵的《沅水号子》,轰动了首都文艺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奖和首都观众的好评。同年九月,全国著名的音乐家、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先生,带着随行人员专程来到洪江采访,对米仁早所唱的《沅水号子》赞不绝口,并灌制了唱片。《沅水号子》是洪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米仁早先生也成了湘西著名的民歌手。
木排编成以后,由放排工人运送至桃源、常德等地。在放排劳动中顺口编出了“放排歌谣”:
万寿宫,金鸾宝殿。青山脚,一路饭店。
黄狮洞,武松打店。到沅陵,七品知县。
青浪滩,跑马射箭。到桃源,一弯两弯,原形出现。
这首歌谣的意思是:每到开排前要到万寿宫去领取工资,万寿宫即江西会馆,是洪江十大会馆中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会馆,建筑高大雄伟,气势恢宏,馆内装饰讲究,红柱青瓦、金碧辉煌,好像皇帝居住的金鸾宝殿一样。准备开排的前两天,木商们在青山脚一带设有座排,座排上的食堂要用酒肉招待排工们,以示饯行。选择吉日,烧香敬神,顶礼膜拜。开排时鸣放鞭炮,锣鼓齐鸣,讲吉利话,祝愿一帆风顺、清吉平安。行江八十来里,到了黄狮洞,水急滩险,排工们跳上跳下,走前走后,像武松打店一样,拳打脚踢,忙个不停。到了沅陵,得了一半路程,称为“腰江”,可以暂时松一口气。排靠岸后,穿好衣服,带上马尾斗篷,到沅陵街上休闲休闲,自己戏言有点像一品(七品)知县。从沅陵开出,经过一百多里到了清浪滩,水流湍急,礁石险峻,排工们曾有这样的描述:“滚滚青浪滩,水急浪滔天,鱼虾难游过,险胜鬼门关。”经过这里时,木排被礁石打烂而冲走,排工们被急流吞噬而丧生的事时有发生。到了桃源或常德,平安到达了目的地。交货后到街上走走、玩玩,吃点东西,所剩无几的工钱用得精光,只好向老板要求发点回家的路费。拿到路费后,起早贪黑,日夜兼程,翻山越岭,走五六天路才回到洪江。
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报郎乖,报郎乖,报郎莫去放木排。
郎见几多发了财?郎见几多能回来?
这些歌谣生动地描述了木排工人在放排中的经过和艰险,同时也充分地反映了排工们工作的苦累和生活的艰辛。
以上部分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出处不详,请作者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