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家界导游网 官网认证微博开通 >>>
走进洪江,给人第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是成片成街的窨子屋。正是这些老窨子屋,才构成了古商城的霸气和繁华。
380多栋古窨子屋是去年底洪江文化局工作人员,在洪江区二街―甲巷、犁头嘴、里仁巷、堡子坳、北辰宫、龙船冲、余家冲、勤俭巷、三街高坡宫、木栗冲,油篓巷、四街土脚坑,煤炭坡,老街、狮子楼等地摸底所得数据。这些古窨子屋楼院,占地53942平方米,至今还居住着两千多户6000多人口。
这座占商城10年前比现在面积大两倍。整个老洪江市沿河沿街都是古窨子屋。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洪江进行老城改造时,才将沿河大部分公用窨子屋拆掉,修建新的砖楼房。这380多栋至今保留的古窨子屋,是因为居住的多是居民且为房产公司所有,由于没有经费改造旧宅而保存至今。
现在说来,成了好事,为这座占商城保留了―片寻觅城南旧事的思古之地。
洪江古商城不是孤立的。在它的沅江上水20公里的地方有黔城古镇(新洪江市);在它的巫水上水有会同县高椅村,这3处有着同类古建筑群,居住着近两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西南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也是现今中国自然保存最完美的古建筑群。
明清的窨子屋是中国仍至界建筑历史的―大特色。形式为四合院,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向内中心低斜呈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三进三层。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通连。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依山势而建。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筑于高坡,或就于坎边,或坐落在深巷.吊脚于岸边低洼处、整个窨子屋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贴着高墙,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和高低错落的石级码头相连,贯穿整个古商城。
城内窨子屋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有宫殿式的高梁大气兼楼宇式,有回字形款式院落,外墙壁是老青砖砌成的封火墙,墙内是木质结构的堂屋和厢房。其特点是中堂极为宽敞,廊阶用平平整整石板铺就。中堂、厢房 两侧的墙体多为双头马头山墙。
由于庭院幽深,为了弥补阳光的不足,大多窨子屋楼都有一个晒楼(台)。
洪江古城与其他地方的古城窨子屋不同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商业”特性。这里不仅铺面千店,而且最有商城标志的是一扇扇门墙。洪江古商城座座豪商居住的窨子屋,进门的门墙不是平常的长方形平面直角开门,而是呈现几何等边双斜角开门。进入庭院后,窨子屋的建筑结构也与其他古城窨子屋的建筑不同。洪江的窨子屋一层如店面,高而宽敞,二层多是通达的仓库式结构,三层有小间。或者前院二层为大厅及仓库,后院三层为居室。
洪江古窨子屋还有三个特点,一是窨子屋院中的天井由狭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二是门窗装饰由简入繁,由粗变细;三是墙头彩绘与挑粱简洁明快,有着商行特性。古窨子屋堂内有干天井和湿天井。大多数窨子屋楼进门大门都用条块的青石板镶嵌。古巷中随处可见的是雕有精美鱼龙花鸟图案或刻有名家书法诗词的青石板组成的水缸。古城人称之为“太平缸”,以蓄水防火,养鱼观赏。
古窨子屋的门窗多有雕花画梁。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家具均饰有龙游风翔、云纹动物图案。
洪江古商城现存的古窨子屋经历过多少年的风雨?准确地说,没有现成的资料。往近找,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是“烟火万家,堪称巨镇”,往远的找,就得从落户洪江古商城的那些商家历史上找烙印。
洪江是一个“移民”古城。洪江现在的居民绝大多数是“移民”户。据说洪江的本地户是三大姓,贺家是其中一姓。但更多的祖籍不在此地。由早年的经商迁移到这里,久而久之也便成了“本地人”。据洪江有关资料显示,古洪江早在“明末清初,商业就日趋繁荣.外籍商人为联络族谊之情、维护同乡利益各成一帮,相继设立会馆、寺庙,出现了一大批以‘十 大会馆’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窨子屋)群。在300罗年前,洪江就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 在洪江市志中,从宋代的1075年就有洪江砦(寨)的记载。
再是从古街道来看。洪江的古商城街道一般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形成的街道称之为?冲”,冲街之间因地势所致形成的走道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除正街外,长度最长的500余米,一般在200米-300米,宽在2米-4米.路面全是用石板铺设。是典型的古代商城建设模式。
因洪江的特殊商业地理位置.使得前来洪江落户的商人在住宅上有一定的文化要求。这就形成了今天遗存的豪门大户的格局。就笔者所到过的地方,也就是我国商业最早发迹的苏州、杭州、江西、福建、长沙等长江及支河流域各地,象这类窨子屋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只是洪江保存得更多更全一些。
以上部分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出处不详,请作者与本站联系。